讓優質老師得到更多支持
實際上他是個熱愛創新教學的老師,平時喜歡從大量閱讀中尋找課堂上可以運用的教材,甚至因疫情不得已採線上教學後,也逼着自己用不熟悉的數位資源和技術來吸引學生注意,努力讓學生學習不離線。讓他萌生退意的真正原因,是身旁太多隻想安逸混日子,總是照本宣科,一成不變的老師。他說不希望自己哪一天也變成一個只會按表操課的上課機器。
人總是有惰性,組織中也總會有較保守的人,只想用自己最習慣的方法做事,不願或不敢去改變。當這種人多了,組織也會出現惰性,一旦環境出現變化,就可能無法應變而陷入危機。一般企業可能因此倒閉,影響其員工生計;但學校怠惰不知長進,傷害的卻是一屆屆的莘莘學子。
公立學校面對少子化的壓力相對較小,加上教師法的保障,公校老師對市場競爭感受少很多,更容易有安於現狀的心態。較遺憾的是有些想積極改變的老師,無法在校內獲得支持,甚至被視爲不合羣的異類,導致熱情逐漸被磨滅。
所幸仍有不少優質的老師,秉持教育理想和熱忱,持續追求更好的教學品質,而隨着網路社羣的發展,這些原本零散在各校的力量得以聚集起來,有助於強化老師改變的信念。政府和學校應更積極給予這些老師支持,讓更多教師或家長看到不同的教學可能與選擇,才能造福更多學子。
(作者爲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