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獅身像不是埃及人蓋的?研究揭開千年謎團

埃及人面獅身像建於西元前2550至2450年間,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紀念雕像。(圖/Shutterstock)

埃及人面獅身像(Great Sphinx of Giza)座落在卡夫拉金字塔旁,獅子的身軀加上人的面孔,充滿神秘氣息,每年吸引上千萬遊客到訪。不過關於古埃及人如何建成這樣一座龐大雕像,考古學家衆說紛紜,美國紐約大學近日進行實驗,證明大自然的「風化作用」很可能是主要成因。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埃及地質學家艾爾巴茲(Farouk El-Baz)曾在80年代提出「風蝕」的理論,近日獲得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研究團隊進一步驗證。該理論指出,人面獅身像原本是一塊平頂巨石,經年累月受到風力侵蝕,逐漸形成長度約73公尺、高約20公尺,趴在地上的獅身外表。古埃及人再將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加上法老的臉龐,形成今日大家所熟知的人面獅身像。

根據這個假設,研究人員混和軟質黏土與質地較硬的材料,製作出一塊前端渾圓、頂部平坦的石頭,再用湍急的水流沖刷,模擬長年的風化作用。

經過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發現,在水力不斷侵蝕下,石塊較堅硬的部分保留下來,變成獅子的頭部,水流沿着石塊下切,形成脖子、往前伸的爪子和拱起的背部,就像是人面獅身像的初步外觀。

這也推翻了人面獅身像由人工堆疊建造的假說。紐約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由於岩石內部組成不均勻,受到侵蝕後,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形狀。

科學家也認爲,從金字塔的結構來看,古埃及人已經能領略大自然的力量並加以利用,纔會把金字塔蓋得像一座山丘。如果換成其他形狀,像是正方體、長方體或橢圓形,經過數千年的風雨洗禮,應該早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