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全球外儲佔比創新高 外資將持續增配中國資產
(原標題:人民幣全球外儲佔比續創新高,外資將持續增配中國資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地時間6月30日發佈“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由去年四季度的2694.9億美元升至2874.6億美元,實現連續九個季度的增長,再創歷史新高。
此次,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升至2.45%,續刷2016年第四季度IMF報告該數據以來的新高。
另外,IMF數據顯示,當前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規模最大的儲備貨幣。2021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由去年四季度的59.02%升至59.54%。
事實上,全球央行、主權基金、大型資管機構等近年來都在增配人民幣資產。一方面,中國資產的相對收益率較高,全球負收益資產規模在過去兩年不斷擴容,導致大型機構對收益的需求飆升;另一方面,人民幣資產和歐美國家資產的相關性仍相對較低,可起到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作用。
先鋒領航(Vanguard)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把中國市場加入到全球投資組合中,可以有效降低全球投資組合的風險水平,提高回報率。所以,對中國的投資,無論從投資回報,還是分散風險的角度,對海外投資者而言都有吸引力。
根據該機構最新發布的十年期年化名義回報預測,就股票類而言,中國股票的回報率預測區間爲5.4%-7.4%,波動率中位數爲23.8%; 中國以外全球股票(未對衝)回報率預測區間爲3.9%-5.9%,波動率中位數爲16.2%;就固定收益類來看,中國綜合債券的回報率預測區間爲2.9%-3.9%。
年初至今,北向資金淨流入總額已達到3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高出95%,超過2020年310億美元全年總額。外資在中國國債的投資佔比也已接近8%。
景順董事總經理、亞太區固定收益主管黃嘉誠對記者表示,近年來,全球投資者一直在增加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驅動因素包括人民幣被納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以及在岸政府債券和政策性銀行債券被納入主要全球固定收益指數。
“當前外資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持有比例仍相對較低,爲3%。鑑於在岸債券的吸引力與其他全球資產類別的低相關性,這一比例有充足的增長空間,因爲該資產類別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和多元化的好處。”黃嘉誠表示,中國在岸人民幣債券的指數納入及資本市場的開放,將繼續推動更多資金流入在岸市場,並進一步提升外資比例,從而逐步提高該資產類別在全球的相關性。
人民幣的相對強勢和穩定也是外資增配的原因之一。新加坡交易所近期表示,在5月底或6月初升至三年來最高水平後,離岸人民幣回吐部分漲幅。但美元/離岸人民幣匯率爲6.40,仍接近2018年底的水平,並且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CFETS) 人民幣匯率指數處於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經濟持續復甦、經常賬戶盈餘、中國國債2021年10月將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 (WGBI) 等,都是人民幣穩定的因素,同時也將吸引外資的流入。
不過,真正的人民幣國際化仍取決於國際市場使用人民幣的頻率。SWIFT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5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上升一位至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佔比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