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銳評:研學遊不能變成“到此一遊”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今年暑期,研學旅行火爆出圈,迎來了一波新熱潮。然而有媒體調查發現,不少家長不惜花高價爲孩子報名參與的“研學遊”,其背後卻存在遊而不學、貨不對板、價格虛高、質價不符等問題。有家長表示,“花了1100塊錢去隔壁縣市拔蘿蔔”。

研學遊是近年興起的一種“旅遊+教育”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廣受中小學生和家長的歡迎。但熱度上去了,問題也來了。一些機構“嘴上喊着教育,心裡全是生意”,把打卡遊覽景點當做研學課題,把做幾個遊戲當成素質拓展,把“哄”孩子開心當作活動效果……更有甚者,只顧招生收費,不顧課程設計;只顧排滿日程,不顧學生體驗,食宿標準降級、行程大幅縮水、安全保障缺失。“月入一萬不夠研學7天”“花千元拔蘿蔔”“又貴又坑”“研學遊變‘到此一遊’”等遭遇和吐槽,讓研學遊變了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遊應該是“研”和“學”的有機結合,“遊”是形式,“學”是實質。不論是組織去景區、遊大學,還是逛博物館、去野外營地,每一次的研學遊,應當是融合知識、趣味、科普和互動等多種元素的教育體驗活動,而不是將傳統觀光旅遊產品“穿衣戴帽”包裝一番後打着研學的旗號高價牟利。

研學遊亂象背後一個重要原因是參與主體混雜,行業規範缺失。有資料顯示,以“研學”爲關鍵詞搜索相關機構,相關結果達4萬多條;其中,成立不滿1年的公司就有近3000家。機構企業紛紛入局、快速上馬,“卷價格”“卷活動”,其經營資質、人員素質如何,值得探問。

此外,研學活動主題、課程設計、日程安排等“內容”層面的監管也亟需加強。在保障企業自主權的基礎上,應當建立起動態的監管和反饋、維權機制。一旦家長和孩子發現研學活動質價不符,能夠有渠道及時反饋並“減損”退出。而對於涉投訴較多的機構企業,也不妨建立行業信用分或者“紅黃牌”制度,倒逼機構企業主動作爲,提升活動質量成色和服務保障水準,避免“孩子喊累、家長後悔”的情形出現。

研學遊不能變成“到此一遊”,應迴歸“有研有學”。期待相關部門加強協同共治,完善全鏈條監管體系,明確入門門檻、從業資質等標準,強化對研學日程、課程設計、服務保障等的監管,讓研學遊市場更加規範,爲學生們提供安全、優質的研學體驗,真正實現“寓學於行、寓學於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