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出手 數字金融迎來統一行動方案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張益銘
11月27日,人民銀行公佈《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由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
根據《方案》,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與數字經濟發展高度適應的金融體系。
《方案》提出,要系統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運用數字技術提升重點領域金融服務質效,夯實數字金融發展基礎,完善數字金融治理體系。
系統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方案》指出,加強戰略規劃和組織管理,強化數字技術支撐能力,夯實數據治理與融合應用能力基礎,建設數字金融服務生態,提升數字化經營管理能力。
指導金融機構制定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明確目標路徑和實施策略。建立數字化轉型“一把手”負責制和統籌協調機制,指定牽頭工作部門,加強經費保障,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步伐。
合理評估金融機構數字化進程,指導具備條件的金融機構建立跨科技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任務型團隊,建立前端業務部門需求驅動的數字技術開發模式,提高科技開發敏捷響應能力。
指導金融機構健全數據治理體系,完善數據治理制度和數據質量管控機制,積極參加數據管理國家標準(DCMM)貫標評估。
鼓勵金融機構合理佈局數字生態場景體系,構建數字生態運營體系。堅持人民至上,以服務大衆爲價值目標,構建零售數字金融生態,在做好金融消費者適當性管理的基礎上,有效提高金融產品服務的可獲得性和普惠性。
支持金融機構提高數據驅動的業務決策和資源配置能力。利用流程機器人、數字化客戶營銷觸達工具、集約化作業模式等數字化手段,賦能高強度操作性崗位提質增效。
運用數字技術提升重點領域金融服務質效
《方案》提出,推動數字技術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實融合等“五篇大文章”服務領域的應用,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提升重點領域金融服務質效。
鼓勵金融機構充分運用內外部數據和大數據技術對科技型企業全景畫像,提升客戶篩選和營銷對接效率,促進金融服務觸達更多初創期、成長期企業。
推動金融機構基於企業碳賬戶、碳排放數據以及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評分等,探索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
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完善以信用信息爲基礎的普惠融資服務體系,優化中小微企業信貸服務。
鼓勵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科技應用,深度挖掘信息數據資源,對養老企業精準畫像,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開發養老專屬純信用信貸產品,充分滿足普惠養老服務機構的合理融資需求。
加快數字金融創新,發揮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將金融服務嵌入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產業”等數字化場景,助力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
完善數字金融治理體系
《方案》還提出,夯實數字金融發展基礎,營造高效安全的支付環境,培育高質量金融數據市場,加強數字金融相關新興基礎設施建設。
提高應對特殊情景的支付系統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支付系統業務連續性管理,確保支付系統安全、穩定、連續運行。完善系統功能,豐富業務場景,提升支付系統服務質效,持續完善廣泛覆蓋、高效安全的現代支付體系。
發揮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各自功能,加大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力度,進一步優化信用信息的開發應用機制。
指導有條件的金融機構規劃建設綠色智能金融數據中心,推動新增算力向國家樞紐節點集聚,支持海量數據存儲和實時數據調用。
完善數字金融治理體系,強化數字金融風險防範,加強數據和網絡安全防護,加強數字金融業務監管,提升金融監管數字化水平,健全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
指導金融機構加強數字金融業務合規管理,實施創新業務合規審查並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多維度開展新技術應用適配測試與安全評估,強化技術風險管理,保障業務連續穩定運行。
指導金融機構嚴格落實數據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完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強化數據安全的商用密碼保護,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機制。
密切跟蹤數字金融新產品、新業務、新模式,按照功能監管和穿透式監管的原則,依法依規全部納入監管。
推動監管流程數字化再造,增強關鍵監管活動的規範性和透明度。加強智能分析工具研發,提升風險監測預警和識別研判能力。
督促金融機構結合數字金融業務模式和特點,健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暢通金融消費者投訴渠道,建立健全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