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系會被AI打趴?中研院院士:沒有他們AI非常危險
美國哈佛大學電腦科學與電子工程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今於中研院院士會議中專題演講「擁抱生成式人工智慧」(Embracing Generative AI)。記者陳宛茜/攝影
AI浪潮席捲全球,臺灣出現「理工夯人文冷」的現象。中研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電腦科學與電子工程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卻持相反看法,認爲正是在AI時代,人文領域的人才更形重要,「他們可以把AI變得更安全」。AI如果缺乏民主、自由等價值觀,可以把社會文化轉到全然相反的方向卻不被察覺,比人類還危險。他指出,美國發展AI的公司競相聘請人文社科領域的人才,正是因爲他們知道人文價值的重要。而臺灣擁有民主、多元、自由等價值,應該發展和維護符合臺灣民主價值的GenAl(生成式AI)模型,進而影響華人社會甚至全球。
孔祥重今於中研院院士會議中專題演講「擁抱生成式人工智慧」(Embracing Generative AI),全場滿座,吸引許多院士來聆聽。「想像一下,有一天我們可以使用一支由Al 組成的團隊,包括教育工作者、公務員、工程師、 研發專業人員」,他指出, 包括科學、醫學、教育、政府服務、產業等所有領域,都需要探索使用GenAl的潛在益處和風險,「AI是全民運動,比工業革命還厲害。」
AI在這幾年迅速崛起,孔祥重指出,科技界發展AI,目前面臨兩大挑戰:節省能源和如何控制。他指出生成式AI模型需要不斷更新,而更新耗費的水、電等能源非常驚人,加起來的費用甚至高於直接買新的,導致大家不斷買新的模型,造成更多的浪費。他認爲,臺灣可以運用在硬體方面的優勢,透過開發高效率的AI計算系統節省能源。此外也可以鼓勵用戶共享資源,從而降低整體耗能。
臺下有院士發問,人類和AI哪個比較危險?孔祥重回答:「都很危險」。他受訪時指出,人類的危險是殺人、放炸彈這種明顯可見的危險,但AI的危險並不直接可見,「他可能把整個社會的文化價值都改變」卻不被察覺,這是更可怕的災難。
「想像一下,未來人類可以釋放數百萬個Al機器人進行研發,這將對經濟、社會與國家安全產生巨大影響,人類必須確保AI爲我們做正確的事」。孔祥重認爲,人類必須確保Al數據與人類從歷史中所獲得的智慧與教訓保持一致,而這種一致性可以從人文主義的教育中受益,因此人文領域的人才可爲保持AI的一致性做出貢獻,使AI更安全或更明智、理性。
孔祥重認爲,在華人社會中,臺灣擁有民主、多元、自由等價值,應該發展和維護符合臺灣民主價值的GenAl模型,進而影響華人社會甚至全球。但臺灣在GenAl方面的內容太少,「全部加起來都沒有美國一間大公司的百分之一」,政府和民間應該勇於投資。
他指出,臺灣作爲從晶片到系統平臺供應鏈硬體中心的世界領先地位,更應該發展和維護符合臺灣民主價值的GenAl模型,讓臺灣爲多元化和包容性內容的文化中心。而在擁有足夠的數據之前,臺灣可以先將進口的大型生成式AI模型進行微調,但還是必須從頭開始訓練AI模型,確保原始模型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