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選之人—造浪者》掀性騷擾議題 加害者人格你中幾項?
最近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播出後,掀起一波有關性騷擾議題的影評及學者說法。得心身醫學診所醫師周學徹表示,其實成爲性騷擾加害人能從人格特質判別,雖然不是百分百涵蓋,但多數加害者都屬於「B 型人格」。(示意圖/Shutterstock)
最近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播出後,掀起一波有關性騷擾議題的影評及學者說法。得心身醫學診所醫師周學徹表示,其實成爲性騷擾加害人能從人格特質判別,雖然不是百分百涵蓋,但多數加害者都屬於「B 型人格」,「B 型人格」中可細分爲戲劇型人格、自戀型人格、邊緣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或許性騷擾加害者尚未能滿足人格疾患的診斷,也至少有這些人格特質。
A型人格者特質是低度社會互動需求、經常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沒什麼情緒表露。C型人格者剛好相反,反而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但也因爲太在乎別人的目光了,容易沒有辦法真正做自己。
周學徹所說的B型人格特質,包括看似很關心別人,其實在意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如果與自己無關,就會很戲劇化地變得冷漠。時而樂觀正向,時而沮喪悲觀,心情變化極快。多變、易變、難以預測、情緒化。在相處上,B型人格的人通常頗爲親切,並不難接近,但交往久了就會發現:彼此之間彷彿有個無形的屏障,怎樣都無法更靠近,難以深交。
周學徹表示,多數受害者遇到性騷擾事件時,會出現類似如焦慮、沮喪、失去自信、意圖自殺等等多種身心症狀;以及性功能失調、失眠、換氣過度、心悸、嘔吐、頭痛、肌肉緊繃等諸多生理不適,且會不自主地一再浮現當下情景,在醫學上初期稱爲急性壓力反應,若症狀持續的時間夠久,則可以診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羣(PTSD)。
周學徹說明,若民衆無法判斷自身是否已受到性掃擾所影響身心,可以從自己的情緒以及生理反應做最細微的觀察,諸如事件後出現憤怒、焦慮、低落、害怕、罪惡感等感覺,或是出現先前從未有過的情緒表現,睡眠也可能產生問題、心肺、腸胃、神經系統的任何不適反映,這都是身體對我們的警示。
周學徹直言,性騷擾事件中的加害者,雖然不是百分百涵蓋,卻多數屬於「B 型人格」,「B 型人格」中可細分爲戲劇型人格、自戀型人格、邊緣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或許性騷擾加害者尚未能滿足人格疾患的診斷,也至少有這些「人格特質」。
近年來,政府已經注意到騷擾的議題,也已經催生跟蹤騷擾防制法,其中也將賦予衛福部心口司使命,讓精神科的評估在其間扮演一定份量的角色。若發現自己心靈被性騷擾事件所影響,首先就是要克服心中恐懼、羞愧、嫌惡等想法,適當的將事件及自己的委屈說出來,要超越擔心他人觀點、視角的障礙,不要被「她就是想找事」、「她就是想紅」這些批判言語塞住自己喉嚨。
此時一位願意傾聽、不批判的聽衆、醫師就是很重要的角色。如果真的難以對人啓齒,對著錄音筆錄下來,或是用筆寫下來,都是暫時紓發的方式。並如實對醫療人員述說,讓醫師可以對於當下症狀有充分了解,且配合服藥,找到屬於自己的紓壓管道。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