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蘇銘堯鑽研腸鏡 突破腸胃道最後盲點
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系副系主任蘇銘堯(見圖)以此胃腸科爲志職,是因爲能得到如外科醫師治療病患時所獲得的成就感與愉悅感。(資料照片 陳志祥攝)
有着一頭智慧白髮、外型溫文儒雅的蘇銘堯醫師,在內科的血液中,藏有外科醫師勇於解決問題的果斷性格,雖然他自謙自己的個性內向,較適合不執刀的內科,但從醫之路,卻是受到幼年時所喜歡的漫畫人物「怪醫秦博士」(怪醫黑傑克)的啓發,再加上小時候對於醫師看診時專業形象的崇拜,而立下的志願。
漫畫中的怪醫黑傑克有顆善良的心,不在乎旁人眼光,只按照自己的理念行事,常常做出看起來不近人情,但卻是執正義之理、傾全力救治病患的天才型外科醫師。這樣的外科神手,能立即解決病患的問題,是蘇銘堯從小的憧憬。不過,等到真正讀醫、進入實習階段後,他發現內科更符合愛讀書的自己,「內科需要讀很多書,也要吸收大量資訊,必須比其他科別的醫師擁有更多的醫學知識,才能做好診斷。」於是他毅然踏入內科領域。
胃腸科是內科中最像外科的科別
內科的分科相當多,問及爲何會選擇胃腸科?蘇銘堯表示,胃腸科中有許多診斷技術,也有外科手術的輪廓,好比內視鏡,對於早期大腸息肉或胃潰瘍出血等問題,都能達到診斷與治療的目的。因此,即使胃腸科被認爲是醫院內最辛苦的科別之一,但因爲能得到如外科醫師治療病患時所獲得的成就感與愉悅感,「相對於其他內科而言,是最像外科的內科次專科」,因而選擇以腸胃科做爲一輩子鑽研努力的志業。
隨着醫學科技的進步,內視鏡技術日新月異,應用的範圍也日趨廣泛,如今,內視鏡檢查已經能以最少的傷害,達到診視人體部器官的目的,也能切取組織樣本提供病理檢查。
蘇銘堯說,現在內視鏡技術發展已臻成熟,過去,大腸內的息肉如果範圍太大,都必須靠外科手術來執行切除,「但現在,只要是良性的腫瘤或息肉,無論大小,都能用內視鏡切除。甚至是早期的大腸癌或胃癌等,若仍侷限於黏膜範圍,尚未侵犯到深層,且不會有淋巴或遠處擴散時,也能靠着內視鏡將原發病竈切除,得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引進新型腸鏡篩檢,改變臺灣醫界腸鏡篩檢方式
進入胃腸科已近22年,蘇銘堯對於內視鏡技術應用在腸胃道上,有深入的鑽研。他指出,臺灣早期的內視鏡技術大多是跟日本學習,但技術仍落後一大截,而胃鏡因爲相對容易操作,在醫界已經相當普遍,願意執行的醫師多,也因爲只需5至10分鐘的檢查時間,大多數的病患都可以忍受。況且,胃癌的發生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病因也較爲明確,只要消除最大的病竈來源――幽門螺旋桿菌,多半就能降低發生率。
但是,國人的大腸癌卻一直是癌症發生率的首位,而早年的大腸鏡檢查,因爲是實施雙人操作,必須要由醫師與經過訓練的護理師或技術師合作,才能進行。若兩人配合得不好,對患者而言,就等於是種酷刑,不但會造成腹脹不適,也有腸穿孔之虞。
在2000年左右,林口長庚醫院成立新的內視鏡室時,邀請了日本當時的腸鏡大師來臺,現場表演單人操作腸鏡,透過醫師左手調整旋鈕、右手送內視鏡進出,讓醫師實際感覺管子的左右與前進後退,以降低病患因腸壁摩擦導致的不舒服感。
蘇銘堯說,當時他在看完示範之後,直覺這對醫院或病患都是福音,便請老師寫推薦函,於當年5月就前往日本秋田,學習單人腸鏡的操作。而由他所引進的單人腸鏡操作手法,也改變了臺灣醫界大腸鏡的檢查模式。
染色內視鏡,偵測鑑別胃腸道的病竈
除了腸鏡技術的改進外,蘇銘堯也帶回當時日本大腸鏡的診斷方式,透過各種不同的染色劑,噴灑在胃腸道黏膜上,用以偵測與鑑別胃腸道的病竈。他進一步說明,日本是利用藍色染劑噴灑在息肉的表面,觀察紋路的不同,以診斷是屬於需要切除的腺性息肉,或是沒有惡性風險的增生性息肉,如此,可大幅降低不必要的切除所引發的出血風險。這項技術則從2000年底林口長庚醫院開始,成爲各大醫院內視鏡醫師必備的能力之一。
另外,內視鏡的發展還進步到影像加強系統的開發,「日本內視鏡公司研發出光源系統,可透過窄頻光源,將紅光過濾,留下三原色的藍光與綠光,可更輕易地分辨出正常組織與黏膜的病變部位,達到鑑別診斷的目的。」蘇銘堯說,以窄頻光源影像系統於大腸息肉鑑別診斷的技術,曾於國際發表論文,當時還被期刊編輯稱讚爲「內視鏡之畢卡索」。
之後,內視鏡的技術更延伸到放大的大腸鏡,不但能將影像放大到100倍,加上染色與顏色的變化,鑑別率更提高。現在甚至有更新的顯微內視鏡,能放大到1000倍,可直接觀察細胞內增生。雖然在臺灣仍無法百分之百取代病理診斷,但在日本,已可透過人工智慧,用電腦判讀,作爲診斷的依據。
催生小腸醫學會,突破腸胃道最後盲點
過去的胃鏡是從口腔進入到食道、胃,最遠只能達到十二指腸,而腸鏡能做到全段大腸到最末端的迴腸,但中間有5、6公尺的小腸,卻無法直接看到。到了2000年以後,由以色列所開發的膠囊內視鏡,是以照相的方式照出整段小腸,但缺點是即使看到問題,也無法立即治療,仍需靠進一步手術或是藥物等處理。
蘇銘堯指出,2001年日本山本教授所開發的雙氣囊小腸鏡,是利用小腸鏡及外套管的兩個氣囊,反覆充氣、消氣以及前進、後退的方式進行小腸檢查,能讓兩公尺的小腸鏡,完成5、6公尺的小腸檢查,而他也是臺灣前往日本學習的第一人,並引進該項技術的胃腸科醫師。
「小腸是腸胃道最後的盲點,從2003年臺灣引進小腸鏡之後,小腸出血可以透過內視鏡來止血,解決病患腸道反覆出血,卻又找不出原因的困擾。」蘇銘堯說,小腸鏡算是把整個消化道檢查都完善了,能及早抓出早期克隆氏症及小腸多發息肉問題,降低這些病患日後需要不斷切除小腸的風險。
同時,國內對於小腸疾病研究有興趣的胃腸科醫師成立小腸同好會,每季聚會一次,彼此交流分享病例, 在2 、3 年後醫界對於小腸的重要性有共識後,便成立了臺灣小腸醫學會,由邱正堂教授擔任創會理事長,本屆(第三任)理事長則由蘇銘堯接任。
他指出,小腸醫學會的會員都是來自各大醫院的菁英,鑽研於小腸的研究,學會則每年有4次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來臺演講與教學,藉此增進國內病患福祉。現在,醫學會也與中國、港澳以及東南亞、北美等地的華人專家共同舉辦每年一次的全球華人小腸疾病論壇,盼能讓臺灣的小腸專業領域在國際發光。
飲食運動正常作息,養生不二法門
身兼臺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系主任、長庚大學副教授等職,蘇銘堯每日的忙碌不言可喻。提及養生之道,他說自己因爲是醫師,生活作息比較規律,會要求自己在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6點起牀,每天至少睡滿6小時。也因爲早起,早餐自然會記得吃,「早餐很重要,是開啓一天能量的來源。」通常他的早餐搭配是麪包配上一杯咖啡,「麪包有糖分,能滿足熱量需求;咖啡則有提神作用,一定要喝,下午纔不會疲倦。」
另外,由於現在身兼理事長職務,晚上下診之後,免不了有應酬活動,但他都秉持不暴飲暴食,時間也不會超過9點,「9點後沒活動,又接近睡眠時間,多吃會讓胃酸逆流,也易形成脂肪囤積體內。」蘇銘堯說,飲食與作息的定時定量,是養生的好方法,但運動習慣難以固定,不過,一定會把握動的生活型態,能走樓梯,就不坐電梯,偶爾也健走、爬山,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即使工作忙碌,蘇銘堯仍加入慈濟人醫會的義診行列,於每個月假日,抽空到雙溪、貢寮、瑞芳、平溪等區域義診;「一開始只是關懷社區老人,但光是量血壓、聽診、問診等方式,好像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發揮善心,與同是慈濟志工的太太,共同募款捐贈了一臺可攜式超音波,讓社區內老人的病症可以及早被發現治療,鄉親也能得到實質的幫助。
如同怪醫黑傑克的外科醫師仁義救人故事,蘇銘堯同樣也用仁心醫術、運用內視鏡領域的專業,在胃腸道疾病上,持續爲病患謀福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