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故鄉 胃在異鄉 陸瘋美食節目

學義麪館的肉絲粉一定要「唆」着吃完纔夠味。(取自豆瓣網)

日劇《昨日的美食》劇照。(取自豆瓣電影)

觀看與美食有關的影片、節目已成爲許多大陸年輕人的娛樂形式之一,能不能吃到介紹的食物並不重要,他們只想藉此抒壓。4月底至今,包括Netflix的美食紀錄片《街邊有食神》、日劇《昨日的美食》陸續播出,從精緻的日式美食到創意十足的街頭小吃,以及爲一天開始補充能量的中式早餐,表面上挑動的是觀衆的味蕾,反覆回味的卻是人生故事。

頗獲好評Netflix的美食紀錄片《主廚的餐桌》原班人馬推出新紀錄片《世界小吃Street Food》(陸譯《街邊有食神》)後,網友翹首以盼,等着被「餵食」。

嘉義沙鍋魚頭上Netflix

《世界小吃》首季4月26日上線,9處取景地全在亞洲,囊括泰國曼谷、日本大阪、印度德里、印尼日惹、南韓首爾、越南胡志明、新加坡、菲律賓宿霧和臺灣嘉義,每集介紹1個城市的3、4道知名小吃。

例如泰國冬蔭功湯、大阪章魚燒、首爾刀切面、胡志明市的法國長棍麪包、新加坡海南雞飯、宿霧烤乳豬等國際聞名美食;有些小吃則屬於當地人喜愛,如德里的羊絞肉串和羊肉烤瑪,體現印度的歷史連接:「從前某個王子或許也是這樣吃的。」因店主採用的配方,和蒙兀兒帝國時期幾乎一樣。爪哇島盛產的菠蘿蜜、宿霧海邊的海鰻,都被充滿創意的攤主加工烹調,成爲日惹人幾乎天天會吃的滷味飯、鰻魚尼拉郎(海鮮湯)則是菲律賓人口耳相傳的壯陽食物,每天店門口都大排長龍。

日劇料理比劇情吸引人

最近在大陸播出、改編自吉永史同名漫畫的日劇《昨日的美食》,首集就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位,重播量更創歷史記錄,「是這季第一」的呼聲不絕於耳。

從劇名就知道這是部以餐桌爲中心展開的BL電視劇,西島秀俊飾演的律師筧史朗高大帥氣,與美容師男友矢吹賢二(內野聖陽飾)同居,每天準時下班,只爲了去社區超市撿便宜;不喜歡跟人打交道,但爲了吃到喜歡的西瓜,又不想佔用冰箱位置,硬着頭皮跟陌生主婦平分大西瓜。

擅長製作深夜美食劇的東京電視臺,在《昨日的美食》裡延續《美食不孤單》(陸譯《孤獨的美食家》)系列風格,料理比劇情更吸引人,觀衆看劇後不僅覺得「看起來很好吃」,還會產生「想試着做做看」的心理。

《早餐中國》串聯情懷

前《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美食家沈宏非「掛帥」擔任總顧問,《早餐中國》首季4月22日在騰訊視頻首播,讓網友「口水流一地」。這支紀錄片每集5分鐘,鏡頭對準位於二、三線乃至「十八線」的小城市裡最有人氣的早餐店,陝西西安油茶麻花、貴州臺江羊癟粉、福建福安水煎包、牛肉粉、酥皮餅、窩窩頭、燒賣……藏着心心念唸的家鄉味道。

至今播出的早餐中,有明顯地域特點,也不乏共同處。不管是在長沙或貴州成長,總有一碗米粉的記憶,區別是學義麪館的肉絲粉一定要「唆」着吃完纔夠味,而凱里的酸湯粉就着蘸水碟裡的西紅柿醬吃才道地;不同地區的人所偏愛的早餐,也讓觀衆開眼界。像汕頭人熬夜時最愛來碗豬血湯;福建撫市人早起就吃炒飯。

除了展現食物,節目中仍擠進一些美食背後的故事,卻沒有強行展開,僅在每集最後安排店主選1首最愛的歌曲循環播放。例如賣芋仔包的福建店主選了一首《海闊天空》,憑歌寄意,任誰都聽得出他心之嚮往。而長沙賣豬油渣燒賣的少東家,最愛張學友的《還是覺得你最好》,想起老店主說想退休但子女不允許,既開心又有點恨孩子不成材的說:「他們沒膽量」,讓觀衆明白新一代人闖蕩,少不了長輩引領。看完《早餐中國》後,許多人又把早餐這事項加入每日行事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