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超音波揪出壞東西 外科女醫圖解腫瘤樣貌

(示意圖/Shutterstock)

音波技術原本都掌握在海軍手上,或運用於工業技術發展,大概於1950年代開始,醫學開始採取超音波的技術來做各種檢查。現在準媽媽們做產檢時,總會從超音波影像中看到貝比的頭部小手手,並存留下各種可愛的影像。如果吃完大餐後容易右上腹痛醫師會安排腹部超音波看看是否膽結石正在作祟。

(圖/照護線上提供)

另外一個女性朋友們應該要定期做的超音波檢查就是「乳房超音波」,而且是從30歲以上就應該定期檢查。目前國健局有補助45歲以上的婦女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而非超音波,因此很多民衆並不知道乳房超音波的重要性。然而,多數臺灣女性的乳房較緻密的,會影響到乳房攝影的判斷率,所以,並不是攝影說沒事就沒事。還有,乳癌發生率最高的女性癌症,甚至臺灣女性的乳癌發生時間還比外國人都還來得早,最好別等到45歲以後纔開始檢查,而要在「三十而已」的年紀,就開始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

○乳房超音波檢查大概是怎樣做的呢?

當要做定期檢查時,大家最怕「這個檢查不舒服」!讓人打消一年報到一次的念頭。做乳房攝影時,技術師會壓克力板夾住患者的乳房,左右夾一次,上下夾一次,被夾過的人常覺得痛得不得了而超有陰影。不過,好消息來了,做乳房超音波不會那麼不舒服!患者躺在檢測牀上,醫師會擠上一些凝膠,拿超音波探頭微微壓迫乳房,並從不同方向滑過,以確保瞭解每個位置的乳房狀況。若看到有疑慮的東西,醫師可操控探頭,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用多個平面的影像得出空間感,瞭解腫瘤型態

(圖/照護線上提供)

○ 做乳房超音波,要怎麼知道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呢?

乳房超音波是可以用來區辨腫瘤的。像一開始乳房超音波發明後,就是先用來區辨乳房裡的纖維囊腫與其他實心腫瘤的。

(圖/照護線上提供)

■ 纖維囊腫

纖維囊腫是發生率很高的乳房良性變化代表乳腺裡有液體蓄積,就像一顆顆水球一樣,也有人會稱此爲水瘤水泡,大概都是類似的意思。在超音波下,乳房纖維囊腫會呈現爲一顆有明確的範圍的腫塊,壁很薄,內容物沒有迴音,這顆看起來都是均質黑色,但腫塊後方有很亮白的迴音。假使這些條件都符合,就可以認定爲纖維囊腫。假使乳房超音波發現患者只有水泡的話,不管是有一顆,還是有五顆、六顆,這些人就與檢查起來完全正常、沒有腫瘤的人一樣,一年追蹤一次乳房超音波即可。

然而,有的纖維囊腫會被稱爲複雜性的水泡,例如是超音波下發現很多微小水泡聚集在一起的區域,或水泡裡有分隔,這類型的變化就會帶些許惡性機會,即使惡性機會很低,醫師很可能會請患者約半年就要追蹤一次。

■ 良性實心腫瘤的特徵

假使在超音波下,腫瘤看起來不是水泡,而是實心的樣貌,就要更注意是否有惡性的樣貌。如果我們在乳房超音波下,發覺這個腫瘤是個漂亮的橢圓形,而且扁扁長長,也就是寬度高度來的長,與周邊有明確清楚的界線,超音波回聲紋理顯示內容物呈現很均質,就會讓人比較放心。當具備這樣的特質,其最有可能是纖維腺瘤,無論摸得到或摸不到,應該可以先用追蹤的方式,三到六個月後再看腫瘤是否有變化即可。如果腫瘤長大形狀變了、裡面內容物性質變了、或長的很快速,就要考慮進一步的檢查方式。

■ 惡性實心腫瘤的特徵

那哪些是我們不喜歡的腫瘤模樣呢?假使在乳房超音波下,腫瘤形狀長的尖尖刺刺,看起來並不圓滑,反而像長角出來,且腫瘤長的比較「高」,或說高度大於寬度,或腫瘤後方拖了一條長長的黑影尾巴,代表腫瘤很實心,讓音波難以穿過,都是不好的特徵。講白一點,就是「這個有可能是乳癌」。這時醫師會建議較短的時間就追蹤一次,或直接換方法檢查(像是加做個乳房攝影),或直接做個切片,取出一小部分的腫瘤組織化驗

醫師簡介/黃致旻醫師,安安婦幼診所一般外科暨乳房超音波診。(編輯樑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