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喚醒”沉睡文物?一場“頭腦風暴”解碼文化遺產數字化

華麗的宮廷服飾上,各種紋樣如何解碼;三千年前的神秘甲骨文,如何穿越時空“活起來”;已消失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如何通過數字技術重現在人們眼前……10月23日,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博彙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召開。來自文化遺產保護、數字技術、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展開了一場有趣、有料的“頭腦風暴”。

文物“駐顏保鮮”,離不開文化基因解碼

多重防線守護、展一次“睡”三年、定期做“SPA”……文物“保鮮”一直是個挺頭疼的問題。但是,如果加上元宇宙、數字拓印、3D建模渲染等現代科技手段,就能讓文物在虛擬世界裡實現永恆,變成栩栩如生的“活寶”。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顧玉才總結回顧了我國文物數字化工作的歷程與成就,深刻闡述了文化遺產數字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充分運用新技術、新裝備推動文博事業創新發展。

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谷平從因博而生、爲博賦能、應博而創三個方面,彙報了南京文投集團在文博領域的探索和實踐。2023年,南京文投集團聯合中國文物報社共同推出“中國文博場館創新賦能整體解決方案”,共建江蘇文都創意城市研究院文博創新中心,探索文博產業的新模式、新路徑。

明代的彩繡香色羅蟒袍,前胸後背各有一過肩大金蟒,左右袖前各繡着一盤金側蟒,周圍還有浪花、花卉等紋樣……這麼多紋樣,如何提取並進行數字轉化?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趙海英從文化計算和文化基因的視角,展示了文化計算大腦在文化科技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可以從傳統服飾中提取紋樣的名稱、色彩、技法等。

三千年前的神秘甲骨文,如何穿越時空“活起來”

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首席架構師王朝陽通過探元計劃的生動案例,展示了科技創新在助力文化遺產煥活方面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王朝陽介紹了數字甲骨文的AI協同平臺。甲骨文作爲中國漢字的源頭,現存的甲骨片上僅有約1500個字與當今漢字存在對應關係,許多字符的發音和讀法至今仍未破解。爲解決這些難題,研究團隊將複雜的問題拆分,重點解決了三個主要問題:一是拓片不清晰,二是文字難查找,三是內容難使用。通過這些努力,形成了一個全面的信息模型,以便更好地利用資源和工具。

在技術層面上,研究團隊通過微痕增強技術,提升了甲骨上的裂紋信息,從而幫助專家獲得更豐富的資料。其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了一套能夠自動標註甲骨文字形的工具,大大提高了文字的查找效率。基於這些技術,團隊建立了一個約4500個字的甲骨文字庫,極大地提升了專家的研究效率。

除了技術突破,團隊還開發了人機協同工具,供專家們在線共享研究成果,推動了甲骨文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更重要的是,團隊致力於將這些研究成果活化利用。以殷墟博物館新館爲例,館內設置了觸摸屏設備,展示數字海報和古文字信息,普通公衆僅需5分鐘即可大致瞭解甲骨文的奧妙。

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何以“出圈”

博物館是文化遺產的保護者和傳承者,也是文化創新的引領者。今年,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入選文旅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首批全國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項目,遊客接待量也屢破新高。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館長王文溪分享了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的“流量密碼”——數據驅動下的博物館文創新模式,通過數字營銷爲博物館打開新入口,數字展教融合新體驗,數字創意帶來新內容,數字要素實現標準化、專業化運營,並指明瞭未來博物館的發展趨勢。

王文溪介紹,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採用了數字孿生技術,利用4300萬微米級的高精度建模技術,重現了已消失的琉璃塔風貌。通過這些數字技術,觀衆得以感受到這一歷史遺址的真實樣貌,彌補了遺址消失帶來的遺憾。

此外,博物館還開發了三款VR體驗產品,觀衆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沉浸式體驗遺址的恢宏與歷史氛圍。這不僅增強了觀衆與文物的互動感,也使得文化遺產的故事更加生動立體。

活動現場,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大明·點燈人》數字演繹燃爆全場,通過精美的視聽呈現,融合了琉璃塔建築、佛教文化和市井生活,展現了南京獨特的歷史底蘊與人文情懷,完美詮釋了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何以“出圈”。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裴詩語

(部分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