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開展碳足跡標識認證國家級試點 發放338張碳足跡認證證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

3月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落實雙碳目標,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情況。

省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質量發展處處長、二級巡視員王蕊介紹,近年來,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着力推進碳足跡認證工作,強化碳計量在產品碳足跡量化中的應用,工作進展及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統籌推進碳足跡認證工作。出臺山東省碳足跡認證試點方案,指導成立碳足跡認證技術委員會和認證聯盟,推動開展碳排放直測技術和碳足跡認證技術研究,引導一批技術實力較強、碳排放管理比較規範的企業參加認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碳足跡管理。目前,我省有224家企業獲得338張碳足跡認證證書。

獲批開展碳足跡標識認證國家級試點。圍繞我省重點行業需求,開展行業發展情況調研,積極申報國家試點任務。去年12月底,市場監管總局批准山東承擔電解鋁、輪胎產品的碳足跡標識認證國家級試點工作。目前正在積極開展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研究、徵集參與試點的企業和具體產品等工作。

宣傳推廣間接涉碳類認證。組織開展質量認證主題活動,廣泛宣傳綠色產品、節能產品、節水產品、光伏產品、風電產品等認證類型。目前全省間接涉碳類認證證書超過一萬張,居全國第3位。

下一步,山東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同。完善試點工作機制和配套政策,加強對認證機構、企業的激勵引導和對相關產業鏈的統籌,持續擴大試點工作的參與廣度和實施深度。探索碳足跡標識認證模式。推動有關認證機構會同參與企業,結合試點產品的生產工藝、我省能源結構和產業鏈分佈,圍繞產品碳足跡量化、數據採集、認證等環節開展技術攻關,探索成功經驗,穩步推廣實施。持續加強間接涉碳類認證宣傳推廣。通過“世界認可日”“綠色產品認證宣傳週”等主題活動,利用多種媒介手段,開展間接涉碳類認證宣傳,不斷提高社會公衆和企業對質量認證的認知和信任,統籌運用多種認證手段服務“雙碳”目標。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