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淨利降四成 貝殼能否翻越“第二座山”?

受房地產市場整體銷售下滑影響,房產經紀服務平臺貝殼控股(下稱“貝殼”)的業績也受到衝擊。

8月12日,貝殼發佈中期業績,其上半年總交易額約爲1.47萬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約1.75萬億元減少16.2%。

儘管二季度熱點城市二手房市場交易量攀升使得貝殼業績轉好,但是仍然未能扭轉上半年整體業績下滑態勢。2024年上半年,貝殼淨收入爲397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淨利潤23.33億元,2023年同期爲40.49億元,同比下降42.3%;經調整淨利潤爲40.86億元,而2023年同期爲59.25億元。

今年上半年,在房地產交易量下滑的背景下,貝殼也正在培育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這次,貝殼能夠“翻山越嶺”嗎?

上半年業績呈“V型”走勢

回顧今年上半年, 在全國商品房銷售額萎縮的形勢下,貝殼確實“頂壓”前行。事實上,貝殼一季度業績更爲低迷,其營收爲164億元,同比下降19.2%;淨利潤爲4.32億元,同比下降84.29%;調整後淨利潤13.92億元,同比下降60.91%;總交易額6299億元,同比下降35.2%。

進入二季度,各地頻頻出臺房地產利好政策,尤其是“5·17”樓市新政後熱點一、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量的快速攀升,使得貝殼二季度業績發生了“逆轉”。

二季度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貝殼實現總交易額8390億元,同比增加7.5%。其中,存量房交易的總交易額爲5707億元,同比增加25.0%;新房交易總額2353億元,同比下降20.2%。

由此可見,相比於一季度,在二季度,貝殼的存量房交易額有顯著增長,這主要得益於在政策利好頻出下,各地二手房市場活躍度攀升,“以價換量”特徵明顯,二手房成交量快速上揚。

在財報發佈當天晚間的電話會上,貝殼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徐濤表示:“二季度二手房市場表現良好,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和部分核心的二線城市,二手房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新房市場二季度以來同比降幅逐月收窄,但整體仍承壓。”

基於存量房業務收入和非房產交易業務收入的增加,二季度貝殼錄得淨收入爲234億元,同比增長19.9%;淨利潤爲19.0億元,同比增長46.2%;經調整淨利潤爲26.9億元,同比增長13.9%。儘管二季度業績亮眼,但是由於受到一季度業績“拖累”,貝殼未能扭轉上半年淨利下跌的局面。

在利潤總額下降的局面下,貝殼的毛利率也有小幅下跌。據公司中期業績,上半年貝殼毛利額約爲106.39億元,同比減少9.0%;毛利率26.77%,較上年同期減少2.64個百分點。

“一體三翼”羽翼待豐

去年7月,貝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發佈公開信《翻越第二座山,吹響集結號》,宣佈貝殼啓動“一體三翼”戰略升級並進行相應的組織架構調整。其中,“一體”仍爲房產經紀,其他的“三翼”包括整裝、惠居和貝好家。事實上,整裝、惠居和貝好家分別對應家裝、租賃和住宅開發。

作爲“三翼”之一,家裝業務爲上半年貝殼業績的亮點。今年上半年,公司家裝家居業務淨收入64.49億元,同比增長59.9%。

家裝業務的擴張步伐本可以再快一些,但是貝殼主動放緩了速度。彭永東在電話業績會上表示:“實際上,今年對我們家裝業務是主動放慢速度的一年,去年我們選擇做快速規模突破,因爲在一個大組織裡做新業務,第一個挑戰是讓大家有信心,去年我們做到了規模突破同時品質和口碑沒崩,大家知道這事兒能成,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門檻。但如果爲了信心跑太快了,對面的風險是犧牲客戶品質和客戶的信任。”

此外,貝殼上半年房屋租賃服務業務收入實現58.13億元,同比增長176.7%,主要來自省心租模式的在管房源增加。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省心租在管房源規模超過30萬套,去年同期爲超12萬套。同時,公司長租公寓實現在管房源1.4萬套以上,同比增長100%。

貝好家方面,7月30日,貝好家在西安拿下兩宗住宅用地,也是其首次在公開市場拍地成功,這方面業務剛剛起步還未有貢獻營收。

目前,貝殼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收入佔比達到約35%,同時也確實彌補了傳統經紀業務下滑時對營收的衝擊,但是從整體來看,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發展雖然迅猛,但是還處於規模擴張的前期,暫時未能扭轉貝殼上半年整體盈利的下滑。

對於貝殼來說,這家不斷突破的公司正在翻越另一座“大山”,一方面,貝殼需要直面房地產交易量下滑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加大成本投入來培育新興業務,使其“羽翼漸豐”。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