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乘用車俞經民談自主競爭:榮威是新大衆,今年衝刺20萬輛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孫磊

“榮威是新大衆,靠譜且不炫技,不謀而合。”在2024成都車展上,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談到了對榮威的定位和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俞經民履新兩週後首次接受媒體採訪。“集團告訴我們沒有適應期,馬上就要上任。”俞經民透露,在過去的2~3周,開會和覆盤成爲他的工作日常。

“市場進入到了淘汰賽,即將迎來大風大浪的五年。到時候,哪個汽車品牌還會在?爲什麼還在?這也是我和戰略合作伙伴及經銷商需要一起來思考的問題。”俞經民表示。

帶着這些問題,俞經民與“搭檔”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分公司副總經理祝勇在採訪中,向記者談到了關於榮威品牌發展的思考,接下來的重點工作,以及銷量目標。

“擦亮技術招牌”

在採訪之中,俞經民反覆強調的一個觀點是:“榮威是新大衆。”這一觀點背後,俞經民認爲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技術層面和質量層面的可靠。

俞經民提出,其迴歸上汽乘用車的第一個重點工作在於先把上汽乘用車的技術品牌擦亮。上汽乘用車後續將更加重視技術標籤,並會導入搭載新技術的產品。比如,上汽乘用車計劃明年實現聚合物固態電池上車。

俞經民透露,目前,上汽乘用車一輛全新的車從產品定義到上市需要18個月。而早期行業一款新車的開發週期一般在54個月。

“‘卷’對於搞技術的人來說,是一種激勵,所有搞技術的工程師在開發上都要加速前進。從0到設計雛形,到樣品製作、驗證,最後投資、生產、上市,18個月開發一輛新車,其實是非常艱難的。”祝勇表示。

在他看來,要想加快新車落地,技術積累非常重要。祝勇認爲,上汽集團有7大技術底座,分別有三大整車技術底座,包括“星雲”純電專屬系列化平臺、“珠峰”機電一體化整車架構,以及“星河”電氫一體化整車架構。此外還有,“藍芯”混合動力總成、“綠芯”電驅總成、上汽魔方電池,以及銀河大腦四大鍵系統技術底座。“從卷技術這個角度來談,上汽是不怕的,我們的‘菜’已經擺好了,一旦確定點什麼菜,我們再把它做紮實。”祝勇表示。

飛凡、榮威進一步融合

在眼下的車市競爭中,如何讓經銷商夥伴健康發展,讓上汽乘用車的技術積澱和產品被更多消費者看見,這是“營銷”高管俞經民接下來的任務。

對於渠道層面,俞經民表示:“不要怕庫存,我們會把過去的考覈減免,不能再用以前的政策來考覈現在的戰略合作伙伴,一定要肩並肩,把經銷商先喚醒起來。”對於營銷層面,俞經民強調,營銷要回歸本質,迴歸到用戶,多向用戶取經。據瞭解,接下來上汽乘用車將加大營銷服務機構的融合改革。

俞經民在採訪中還特別談到了飛凡汽車的發展,這也與上汽乘用車營銷服務機構的融合改革緊密相關。作爲從榮威品牌獨立出去的飛凡汽車,雖然已經陸續推出了F7、R7等多款車型,但是市場反饋並未達到預期。

“上汽集團始終致力於建設大乘用車板塊。爲了上汽新能源有更好的發展,榮威將與飛凡進一步加速融合,進一步聚焦核心資源,提升全局效率。”俞經民透露,上汽乘用車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榮威、飛凡營銷服務機構的融合,並且要進一步發展榮威、飛凡的產品型譜。

在一系列的調整之下,俞經民宣佈了榮威品牌今年的銷量目標是20萬輛。在車市競爭激烈的當下,達成這一目標並不容易,俞經民表示:“去年上海車展後,我就講到‘花捲’,市場在花式地卷。但‘卷價格’只是市場的拼殺,有些企業可能在成本上有優勢,他們的卷是爲了搶市場份額。從品牌方和主機廠來看,得擁抱這個‘卷’,但車市最終還是要捲到價值上來。未來3~5年,在這個市場淘汰賽下,‘剩者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