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6G賽道開跑,西方還在糾結中國5G

來源:環球時報

這兩天,全球通信技術領域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中國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極大提高了通信系統性能;另一件是德國要在2029年之前將華爲、中興等中國通信企業的技術和零部件從該國的5G無線網絡中移除,德媒宣稱此舉是考慮到“間諜活動”的危險,是“去風險”的一個步驟。這兩件事形成了鮮明對照:已經全球領先的中國再接再厲向前推動6G技術研發,一些國家還在糾結5G技術到底該用哪家公司的產品。

德國此前願意用中國的5G產品,道理很簡單,因爲中國的通信設備品質和服務更好、穩定性更高、價格也更公道,是市場競爭的自然結果。因此,儘管美國就此不斷向德國施壓,德國在過去幾年總體上還是保持了理性務實的態度,作出了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而最新的決定與其說是仔細審查後的結果,不如說是多方壓力和國內政治博弈的產物。安全機構不斷捕風捉影渲染所謂“中國間諜”問題,“紅綠燈”執政聯盟中一些黨派熱衷於推行對華“去風險”政策,本應謹慎對待的5G問題被倉促地推向“禁用”這個所謂的“政治正確”之選。

在通信技術領域,不管是前沿技術開發,還是商用普及推廣,中國無疑領跑全球。這給美國帶來了很強的危機感,它盯上6G國際標準尚待確定這塊空白,寄希望於組建“小圈子”閉門造車,制定一套自己的“國際標準”來挫傷中國已經取得的成果。今年2月,美國就拉着加拿大、捷克、芬蘭等9個國家組建“6G聯盟”,但是,沒有中國參與的世界6G發展進程註定舉步維艱。作爲5G技術的延伸和升級,6G要依託於5G的技術積累和宏大的產業規模纔有動力探索創新路徑,在這個層面,全球離不開中國。

至於所謂中國5G存在“網絡安全風險”,世界上絕大多數明事理的人早已看明白,這只是美國打壓中國公司的大棒,迄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證明中方企業設備存在安全隱患。相反,那些跟隨華盛頓的國家在應用5G問題上吃了不少啞巴虧。英國幾乎是最積極響應華盛頓號召、在本國5G建設中排除華爲的國家之一,但根據西班牙公司Medux今年2月份進行的5G基準測試結果,英國運營商在5G方面不如歐盟運營商,倫敦在大都市排名中墊底而柏林排第一。英國對華爲5G設備的禁令是其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

而德國的5G進程和整體數字化進程在歐洲範圍內表現不錯,背後也離不開華爲、中興等中國企業的積極貢獻,華爲設備佔據了德國5G網絡建設中無線接入網絡設備50%以上的份額。現在德國跟着英國已經被實踐證明錯誤的政策跑,因爲捕風捉影而排除中國設備、組件,實則是在看似正確的“去風險”迷惑下削弱自身的優勢和實力。媒體此前披露過的一份德國電信的內部文件稱,更換部件將需要花費5年的時間,總金額高達30億歐元(約合237億元人民幣)。

正如中國一直強調的,不合作纔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纔是最大的不安全。中國已經在通信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並且願意與世界各國合作發展,想要在這一領域把中國排除出去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中國通信企業在歐洲運營多年,爲歐洲建設了高質量的通信基礎設施,創造了大量就業和稅收。中國5G建設對諾基亞、愛立信等歐洲企業始終保持開放,從未將其視爲“安全威脅”。中歐不應人爲製造政治利益衝突,應拓展廣闊經貿合作空間,合作共贏有助於雙方企業提高競爭力,有助於科技成果惠及民生,這纔是最好的“去風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