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臺日執政黨對話 不利兩岸關係
旺報社評
臺日執政黨舉行「外交與防衛政策意見交流會」,民進黨定位爲「準官方」的「一軌對話」,強調是臺日關係的歷史性突破,但這次對話雙方與會者都是國會議員,並非外交及國防部會閣員,並不符合國際所謂「2+2」對話的定義,尤其這次對話未涉及漁民的漁權問題,顯示民進黨只關心意識形態,卻不重視民間基層實際生活的心態。
放棄臺灣漁民權益
有別於國際間的「2+2會談」,此次會議由民進黨立委兼國際部主任羅致政、民進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立委蔡適應,與日本自民黨外交部會會長、「國防族」參議員佐藤正久、自民黨國防部會會長、衆議員大冢拓對口。
羅致政宣稱這次對話是日方發起,雙方共同討論外交、防務和地區安全問題,並在海巡議題上達成共識,將比照臺、美《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推動臺、日的海洋巡護合作,共同對抗大陸海警。
不過,臺灣漁民面對的更實際問題是捕魚權益,蔡政府推進臺日非傳統安全合作的同時,不能忽略漁民的權益,但民進黨刻意忽視雙方重疊海域畫界及衝之鳥礁海域的漁業權爭端。日本若不能尊重臺灣漁民在該海域的作業權益,臺日關係對臺灣漁民沒有實質助益。
事實上,臺日執政黨之間的安全對話,早已存在於日本「七二年體制」中,只是相較於國民黨執政的鴨子划水,民進黨卻喜歡出口轉內銷,在國內政治上將之宣傳爲臺日關係提升,但具主權意涵的外交與安保合作,在臺日關係中極爲敏感,日本向來謹小慎爲,以免損及日中關係。
佐藤正久坦言,臺日未建立外交關係,因此不能進行官式交流,只能從事政黨間對話。佐藤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會談是必要的,因爲臺灣的未來將對日本產生「嚴重影響」。自民黨外交部會2月間成立以臺灣安保問題爲主軸的「臺灣政策討論項目組 」(臺灣PT)即由佐藤正久領軍,於6月向自民黨總裁菅義偉提出政策建言,作爲菅內閣施政參考。臺日執政黨間的「2+2」會談即爲該小組所建議,並付諸實踐。
日本雖爲內閣制國家,但自民黨的政策意見不必然排上菅內閣的施政或立法議程,何況自民黨內不乏主張對中交往的有力人士或共同執政的公明黨,「臺灣PT」的報告書並非黨內及執政聯盟一致的政策立場。揚棄一中政策框架,構築臺、日軍事合作或推動的日本版《臺灣關係法》立法,將解構「七二年體制」,並非自民黨共識。
然而,北京憂心臺日關係存在從量變到質變的疑慮,美、日在臺灣議題上的戰略協作,嚴重衝擊到中日關係的底線,成爲「空前嚴重的事態」,在「臺海有事」時,藉美日同盟進行大規模「聯合武裝干涉」,正逐漸成爲日本的基本國策。換言之,美、日的「一中政策」有空洞化之虞,雙方聯手意圖阻斷兩岸統一的進程。
日本爲反中而挺臺
熱衷臺日關係的佐藤正久出身日本自衛隊,嫺熟日本安保事務,曾任防衛省政務官、外務省副大臣,保守色彩鮮明,其認爲「臺灣有事」勢將波及日本,形成「日本有事」,臺、日在安保上禍福與共,須喚起日本國民認識「臺灣有事」。佐藤正久在會中表示,中國片面改變區域現狀,不僅影響臺海安全,更牽動日本安全;自民黨衆議員大冢拓亦認爲,臺、日是命運共同體,爲穩定區域安全,日本政府將增加相關防衛經費,希望藉此嚇阻中國。
臺灣需要周邊國家的支持,國人樂見臺、日執政黨推動對話。戰後以來,臺灣始終與美、日友好,此外交基調藍綠別無二致,其差別在於國民黨執政時期,強化臺日關係不以「抗中」爲目的,亦無意干涉日本與北京發展關係,以期建構與中日關係平行提升的臺日關係,而要求日本不以犧牲臺灣換取對中關係的利益。
民進黨主政下的臺日關係看似升溫,究其原因乃日本忌憚中國崛起,爲「反中」而「挺臺」,臺灣儼然成爲日本應對中國崛起,在美日同盟外的另一張牌,臺日安保合作滿足的是日本的安全需求,卻使臺灣成爲日本對抗中國的前沿與南面的安全屏障,對臺灣自身的外交及戰略安全未必有利,反而使位處美中對抗「戰略斷層線」的臺灣只能被迫選邊,無法緩解兩岸緊張,維繫臺海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