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解”低代碼無代碼市場
《中智觀察》第1710篇推送
作者:張旭東
編輯:小宏
編審:楊小天
頭圖來源:測試窩陳琦
近年來,既在技術端已發展成熟,又在應用端可落地深耕,數字技術之低代碼無代碼,絕對是處於前沿、技術成熟、應用可靠的不二之選。在短短2-3年時間內,國內“崛起”了一批低代碼無代碼廠商,也“蔓延”着關於低代碼無代碼種種聲音。在其牽引下,許多業內人士認爲,未來“人人都能成爲開發者”,而低(無)代碼技術,也將成爲數字時代重要的技術底座之一。
爲此,海比研究院發佈《2022中國低代碼/無代碼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洞察低代碼無代碼市場,研判低代碼無代碼市場趨勢。
市場全景分析
低代碼無代碼二者是並列關係,應用價值巨大。
低代碼、無代碼由於一字之差,加之又處於發展期,概念極易被混淆,定義也容易模糊。首先,就需要明確二者關係,明晰二者定義。海比研究院認爲,低代碼與無代碼不是從屬關係,而是並列關係。
低代碼是一種面向專業開發羣體的,採用可視化編程技術的,以軟件開發思維爲底層邏輯的應用軟件開發平臺,代碼能力模塊是實現平臺價值的必要條件。
無代碼是一種面向泛羣體(含專業開發羣體和業務羣體)的,採用可視化編程技術的應用軟件開發平臺,且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中至少其一,一是代碼能力模塊不是實現平臺價值的必要條件,二是專業軟件開發思維不是實現平臺價值的必要條件。
圖1 低代碼無代碼產品提升軟件開發效率數值
海比研究院認爲,低代碼、無代碼均屬於平臺層的產品,低(無)代碼產品的核心價值是提升應用軟件開發效率和(或)降低應用軟件開發門檻。在低代碼產品平臺,應用軟件研發週期平均可縮短34.6%;在無代碼產品平臺,應用軟件研發週期平均可縮短31.1%。
圖2:低代碼無代碼產業鏈總覽,低(無)代碼廠商處於產品開發環節
中國低代碼、無代碼市場增長勢頭強勁,應用不斷深化。
低代碼、無代碼雖然興起時間不長,但其發展速度快,未來前景可期。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低代碼無代碼市場規模預計爲40.6億元,2022-2025年均複合增長率爲42.9%,預計在2025年達到118.5億元。在企業數智服務產品大家族裡,40%+增速的低代碼無代碼仍是優質產品。其中,低代碼產品是總體市場的主要構成,佔比77.6%,無代碼產品佔比22.4%。
西安葡萄城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倪愛軍認爲,在未來十年,低代碼技術將會迅速發展和普及,並逐步與代碼開發一樣成爲軟件開發的主要方式之一。
未來幾年,低(無)代碼在企業應用開發使用佔比將不斷提高。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的規模以上企業羣體中,37.0%的企業是低代碼平臺的用戶,這一比例將於2025年達到47.4%。2022年中國的規模以上企業羣體中,34.1%的企業是無代碼平臺的用戶,這一比例將於2025年達到46.5%。
低代碼無代碼商業模式非常清晰,但發展還面臨了一些阻礙。
低代碼、無代碼有着不同的用戶羣體,低代碼用戶羣體是以專業開發人員爲主,無代碼則面向泛羣體。低代碼對企業規模和數字化水平有一定要求,不太適合小微企業。無代碼則門檻更低,因此處於數字化探索階段的小微企業也可使用。在中型企業市場,低代碼對無代碼具有能力上的兼容性,因此企業用戶更傾向於採購低代碼產品。對於大型企業而言,因爲組織架構和業務更加複雜,對低代碼和無代碼均有需求。
低代碼無代碼都具有較高的標準化水平,其中無代碼的標準化更爲明顯。相較於無代碼,低代碼則擁有更高的產品價格。
二者渠道生態不同,低代碼以ISV、SI爲主,以直銷、代理商爲輔,無代碼則以直銷、代理商爲主,以ISV、SI爲輔。
海比研究院預測,低代碼市場集中度低,不易出現寡頭,無代碼市場集中度高,易出現寡頭。
然而,盧德派的歷史正在重演。低代碼無代碼顯著提升了應用軟件的開發效率,使得軟件開發工程師的僱傭者有意願降低僱傭數量,因此低代碼無代碼正在被軟件開發工程師羣體抵制。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約90%的低代碼無代碼廠商表示感受過IT部門的排斥。
低代碼市場面面觀
低代碼概念在我國興起於2019年,IT部門是最主要的低代碼產品使用者,佔比高達85.9%。從產品需求類型來看,低代碼產品分爲表單驅動、模型驅動、數據驅動,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低代碼用戶最傾向於採購數據驅動的產品,佔比爲57.1%。
無論現在還是未來,低代碼都是主戰場。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低代碼市場規模預計爲31.5億元,2022-2025年均複合增長率爲40.0%,預計在2025年達到86.4億元。不過,隨着無代碼市場的不斷髮展,低代碼市場佔比會持續下降,預計由2022年的77.5%下降至2025年的73.0%。
圖3:中國低代碼市場保持強勁增勢
低代碼主要面向哪些用戶羣體?從行業角度來看,低代碼用戶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行業,主要原因在於,互聯網企業屬於該行業,它們對應用軟件的快速研發有較高需求,ISV也屬於該行業,它們對應用軟件的快速研發有較高需求。從用戶性質角度來看,低代碼用戶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佔比爲65.3%。
從低代碼的使用人員來看,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低代碼使用人員以本科及以上人員爲主,佔比高達97.6%。從軟件編程經驗角度分析,92.2%的一線使用人員具有軟件編程學習或工作經歷,雖然有許多一線員工曾對低代碼有着牴觸情緒,然而,隨着低代碼產品超出他們的預期,95.2%的情況下曾抵制低代碼的一線員工在使用後轉變了對該產品的態度。
用戶主要關注低代碼的哪些方面?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用戶對於低代碼採購要素關注度最高的是技術研發能力和數據安全能力,佔比均爲56.5%。在技術研發能力方面,用戶最關注大數據技術,佔比爲83.5%。這些數據有力解釋了低代碼用戶最傾向於採購數據驅動產品的原因。
無代碼市場面面觀
無代碼概念在我國興起稍晚於低代碼,是於2020年興起。IT部門也是無代碼最主要的產品使用者,佔比爲74.8%,但相較於低代碼的85.9%已有所下降,可見,非IT部門在無代碼產品使用中正在發揮積極作用。無代碼領域產品需求也分爲表單驅動、模型驅動、數據驅動三大類型,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無代碼用戶最傾向於採購數據驅動的產品,佔比爲49.7%。
海比研究院認爲,無代碼更具有“出圈”能力,是“全民開發”“人人都是開發者”等理念的承載者。
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無代碼市場規模預計爲9.1億元,2022年無代碼市場佔比爲22.5%,2025年將增長至27.0%。相較於低代碼,無代碼具有“市場基數小,增速快”特點,市場佔比將持續增加。
無代碼主要面向哪些用戶羣體?從行業角度來看,無代碼用戶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佔比爲40.3%,相較於低代碼的44.7%有所減小,主要因爲無代碼更適合直達終端用戶,因此ISV這一角色不會做出太大貢獻。從用戶性質角度來看,無代碼用戶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佔比爲60.4%。從用戶營收角度來看,無代碼用戶主要爲年營收在2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
從具體的無代碼使用人員來看,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相較於低代碼,無代碼使用人員的學歷整體有一定下降,雖仍以本科及以上人員爲主,但佔比已由低代碼的97.6%降至91.9%。從軟件編程經驗角度分析,89.3%的一線使用人員具有軟件編程學習或工作經歷,相較於低代碼的92.2%略有下降。
用戶主要關注無代碼的哪些方面?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用戶對於無代碼採購要素關注度最高的是數據安全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佔比分別爲51.6%和49.7%。在技術研發能力方面,用戶最關注大數據技術,佔比爲73.5%,這也體現出無代碼用戶傾向於採購數據驅動產品的原因。
圖4:無代碼選型之明道雲
低代碼、無代碼發展趨勢研判
趨勢1,市場下沉,未來低代碼無代碼市場有望培育出一個“拼多多”。
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低代碼使用人員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爲主,佔比97.6%,無代碼使用人員同樣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爲主,佔比91.9%。可以看到本科以下學歷羣體市場的開拓幾乎一片空白。海比研究院認爲,低代碼無代碼天然具有降低軟件開發門檻的屬性,相較於總體軟件開發人員,低代碼無代碼的使用人員學歷應有顯著下降。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將產品融於教育體系時,呈現出對名校的強烈偏好,在市場拓展時更偏向大城市,是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因此,發力本科以下學歷羣體市場,是未來低代碼無代碼市場的增量所在,以此爲契機也有希望培育出低代碼無代碼領域的“拼多多”。
趨勢2,對於低代碼無代碼廠商而言,今後融入公有云大廠生態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
在中國的雲計算市場中,IaaS最先發力,隨着市場基數增大和潛力縮小,IaaS市場增速下降成爲必然。互聯網出身的公有云大廠對如今20%-30%的業績難以接受,它們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提升IaaS的業績。海比研究院認爲,公有云大廠所有舉動的落腳點一定是帶動IaaS銷售,低代碼無代碼是上佳的流量入口,對帶動IaaS大有幫助,這是阿里雲、騰訊雲等大廠佈局低代碼無代碼市場的根本原因。
佈局低代碼無代碼市場只是大廠的戰略抓手,而不是戰略目的,因此在產品的打磨方面不會投入太多,爲了補全自身短板,它們會通過生態合作的方式維持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進而保證低代碼無代碼對IaaS業務的流量導入。如今,已有多家低代碼無代碼廠商融入了大廠生態體系,甚至爲它們提供“貼牌產品” 。海比研究院認爲,未來這一情況會更加顯著,對於低代碼無代碼廠商而言,融入公有云大廠生態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
趨勢3,“低代碼無代碼+中臺” 和“低代碼無代碼+信創”將擁有巨大想象空間。
低代碼無代碼可以與中臺相輔相成,例如中臺整合了公司的數據,低代碼無代碼在開發時可以直接調用,低代碼無代碼可以生成應用軟件,通過中臺可以供多個部門共享、複用。低代碼無代碼和中臺有融合的可能性,海比研究院認爲有三個融合方向:一是成爲一種解決方案;二是形成一種新產品;三是將低代碼無代碼納入中臺範疇,成爲中颱的一個下屬細分類別,例如命名爲“應用開發中臺”。
信創本質是國產化替代的2.0階段。海比研究院在與多位大型信創企業用戶CIO溝通中發現,信創和低代碼兩大熱門概念已經進入融合期,CIO們普遍顯現出強烈興趣。大型企業用戶把信創作爲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方向之一,需要在企業內部構建完整信創架構,而非滿足於單點信創。通過採購具有信創屬性的低代碼平臺,在平臺上快速開發帶有信創DNA的應用軟件,對企業實現信創戰略大有幫助。海比研究院認爲,在信創和低代碼無代碼的交叉領域會形成一個更新的細分賽道,前景廣闊。
科技媒體·企業演化科學·戰略託管綜合體
本文作者系張旭東
尋求報道,以及對相關話題感興趣,請評論區留言
CDEC 2022中國數智智能生態大會暨第十五屆軟件渠道大會 火熱報名中
北京站
掃碼報名參會/進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