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吹響併購號角

終於來了。

今晚(11月27日),深圳市金融局正式發佈《深圳市推動併購重組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5-2027)(公開徵求意見稿)》(簡稱“《行動方案》”)。

這一次,深圳滿懷豪情壯志。正如《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推動深圳境內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15萬億元;推動併購重組市場持續活躍,完成併購重組項目總數量突破100單、交易總價值突破300億元,形成一批優秀併購案例,助力深圳打造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資本形成中心。

深圳大招:

併購十四條來了

先來看深圳併購新政具體內容

持續創新“併購+”組合融資工具,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通過設立併購基金、發行債券等方式提供低成本、全週期投融資服務;

強化深圳市“20+8”產業基金對併購重組項目的投入力度,對納入深圳市併購重組標的項目庫的重點項目,納入“20+8”產業基金支持範圍。

今年以來,併購成爲一級市場翹首以盼的退出渠道,但市場上普遍認爲真正的併購潮還未到來,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針對併購的融資體系不健全,這也是國內併購難以規模發展的問題之一。因此,併購基金的設立成爲關鍵一步。

此外,《行動方案》還提出多種舉措豐富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融資渠道,包括:

鼓勵金融機構爲併購重組及後續運營提供併購貸款、併購保險、併購債券等金融工具,探索非居民併購貸款創新試點,研究科技型企業併購貸款創新試點;

支持有能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開展企業風險投資(CVC),圍繞本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併購重組,拓寬上市公司與國資共同設立產業基金的覆蓋面;

支持銀行、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鼓勵合格境外投資者通過 QFII、RQFII、QFLP 等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而針對併購標的難尋等問題,《行動方案》提出建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標的項目庫,並圍繞深圳市“20+8”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佈局,深化併購重組標的項目的儲備、整合和對接等服務。

在項目相關領域上,則聚焦於新質生產力的“硬科技”“三創四新”屬性尤其是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以及新賽道和未來產業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能夠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科技型上市公司。

針對目前較爲普遍的國資併購,《行動方案》強調:支持國資國企上市公司等有能力的企業積極參與併購重組,圍繞主業進行產業鏈整合,合理提升產業集中度,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羣。

當下的併購市場中,國資十分活躍。除了在體量上和資金上有着相對較大優勢外,面對產業冗餘,國資國企也有通過併購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的迫切需求。

在此之前,已經有多條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國資併購重組,尤其“併購六條”發佈後,包括深圳在內的併購案例層出不窮。

目標突破15萬億

此次《行動方案》還重點提及了跨境併購。

包括提出鼓勵上市公司併購境外優質資產,通過開展併購業務“走出去”。其中不僅在跨境換股方面予以便利支持;鼓勵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爲上市公司提供差異化服務。還單獨提出“聯通香港資本市場打通境內外併購資源”:

一方面,鼓勵深港合作設立併購重組相關的投資基金,支持境內外機構投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持獲境外機構投資的科技型企業深化與相關國別的產業鏈合作;

另一方面,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與香港聯合交易所在探索深化股債融資、併購重組制度機制互聯互通等方面加強合作,在整合兩地產業資源和創新資源、豐富併購融資工具、提高支付靈活性上先行探索,爭取推動創新性併購重組案例落地。

這也是提高大灣區併購重組影響力的一環。

針對併購熱度席捲之下可能導致的盲目擴張等問題,《行動方案》提出在資產債務穩健的前提下開展併購重組,避免上市公司盲目擴張、違規併購。在風險把控方面,同時提出在併購重組推進過程中加強對稅務、財務、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合規性審查,對併購標的、併購價格與真實性進行審慎把關,加大對上市公司投資者的保護力度。

除此之外,針對國內併購機構、人才稀缺,沒有形成完善的市場生態和制度保障等一系列問題,《行動方案》相繼提出了包括打造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服務一流中心、培育壯大併購重組專業化服務機構、構建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人才匯聚高地、提升大灣區併購重組輻射影響力、強化併購重組聯席會議機制和保障措施等鼓勵舉措。

最後,深圳爲自己定下目標

到2027年底,推動深圳境內外上市公司質量全面提升、總市值突破15萬億元;推動併購重組市場持續活躍,完成併購重組項目總數量突破100單、交易總價值突破300億元,形成一批優秀併購重組案例。

根據深圳市委金融辦的數據顯示,自“併購六條”發佈以來,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已累計啓動併購重組項目16單,已披露的交易總價值117.90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排名第二。而在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計啓動併購重組項目90單,其中完成項目的交易總價值超100億元人民幣。

併購大時代

2024年,併購無疑成爲創投圈期待的一幕。

從去年以來,IPO市場日趨收緊。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VC/PE支持的IPO共87家企業,背後涉及438家機構,有IPO的機構數同比下滑47.5%,這期間收穫4個及以上IPO的機構共10家,僅爲去年同期約兩成。

當一級市場走到了十字路口,併購已然成爲VC/PE退出的新路徑。

在此之前,新“國九條”、“科八條”等相關政策中已經頻頻提及鼓勵併購,直到9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提出

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進一步提高監管包容度;提升重組市場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機構服務水平;依法加強監管等六條建議,被稱爲“併購六條”,進一步激發了併購重組市場的活力。

這期間,不少國資和上市公司紛紛開始行動。其中最爲轟動的是9月份,兩大頭部券商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雙雙發佈停牌公告,並開始進入合併重組。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史上規模最大的A+H雙邊市場吸收合併案例。

隨着“併購六條”的發佈,各地紛紛“搶跑”。最受關注的是上海通過了《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上海市政府將全程服務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轟動一時。此外,江西、湖南、無錫四川、南京等地也紛紛推出相關舉措……

如此種種,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