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馬鈴薯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首席專家盛萬民: 豐富種質資源 促進成果轉化
□褚寧靖 本報記者 樑金池
9月,我省馬鈴薯進入豐收時節,薯農秋收時需注意哪些事項?科技如何助力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近日,記者採訪了黑龍江省馬鈴薯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以下簡稱“馬鈴薯體系”)首席專家盛萬民。
盛萬民認爲,根據全省天氣預報情況來看,在馬鈴薯收穫季節後期,有可能存在降雨,廣大薯農要搶前抓早,儘量趕在適合的時間、儘早收穫馬鈴薯。其次應在收穫前儘早殺秧,使田間的持水量下降,這樣更有利於收穫。此外,由於後期雨量的增多,可能導致病害發生,如果遇到這類問題,薯農在收穫前要進行一遍藥防。最後,田間持水量的增加將給收穫造成一定困難,薯農在收穫時可在田間進行臨時預貯,使塊莖中水分儘快散失,含水量下降後利於冬季儲藏。
盛萬民介紹,今年馬鈴薯體系工作亮點紛呈,創造了一批優異的種質材料,進一步豐富了我國馬鈴薯種質資源庫的種質類型及保有量,使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庫的優異種質資源達到5000餘份。其次是在品種選育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尤其是龍薯14、龍薯33、克新30等早熟優質高產的品種獲得了企業的認可,同時進行了多批次的人員培訓工作,爲我省馬鈴薯產業的有序發展提供了科技和人力的支撐。此外在成果轉化方面積極嘗試與龍頭企業合作,馬鈴薯體系的科研新成果可直接服務於生產。最後馬鈴薯體系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及時出現在抗災搶險的第一線,爲龍頭企業、種植主體提供相應的信息和技術支撐。
盛萬民表示,根據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形勢和發展趨勢,今年馬鈴薯體系確定了三個重點任務。首先要加強新品種的選育,主要針對我省的馬鈴薯產業需求,加強早熟優質多抗新品種的選育。其次要加強馬鈴薯科技成果培訓,對馬鈴薯體系已經育成的一批專用新品種進行集中展示,同時配套展示以水肥一體化爲代表的豐產栽培技術。最後要加強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以此增加科研成果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目前,馬鈴薯體系已經在新品種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果,與企業達成了多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