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掛嘴邊口袋還是空空?儲蓄「12心法」對抗衝動消費 成功存第一桶金

▲常常不小心腦弱刷卡,導致愈來愈難存錢嗎?網路上雖然有許多「無痛存錢心法」,但真正要做到還是得下一番決心!(圖/翻攝自pakutaso.com、pixabay,下同)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理財專家總是苦口婆心勸告大家記帳、列出購物清單,才能修正自己的購買行爲。但這些做法,對有些人來說仍然沒用,也沒辦法變得更加富有,大多數人一拿到薪資,還是不知不覺把錢浪費掉了。到底要怎麼做纔能有效避免衝動性購物?國外網站《BrightSide》整理出12種方式,但成功與否,還得靠消費者的決心。

1. 把物品的「價值」視覺化爲了刺激消費,品牌會盡一切可能讓消費者看到產品後激起購買慾望,像是櫥窗大大的「SALE」,打折的立牌,愉悅的氣味音樂,都是在營造一種氛圍,讓消費者忍不住下手。這時可以想像店員一隻手拿着你想要買的東西,另一隻手握着等價的貨幣,測試自己想選哪一個?如果選擇錢幣,就意味着實際上並不需要另一隻手上的產品,可以快速幫助自己釐清、儘快放棄。

2. 不要碰喜歡的東西通常,把喜歡的東西握在手裡時,意識就認定這東西屬於自己了。一旦這麼想,本來高到嚇人的價格省錢建議都忘了,例如手上握着最新的iPhone,即使自己根本不需要換手機,也會浮現想購買的慾望。建議就請銷售人員幫忙拿產品展示,但現實其實不太可能,只好在逛街時告誡自己「不要觸碰任何可能會喜歡的東西」!

3. 走進賣場向左走進入商店,大多數人會往右邊逛起來,這是右撇子的習慣。因此店家通常會故意把昂貴、利潤高的品項,放在右手邊區域,所以現在儘可能往左邊走吧!如果是帶着日常購物清單來買東西的話,就要馬上殺到欲購品項的區域,並且注意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架子,便宜好物往往都放在這裡。如果要買的東西不多,就不要用推車,把想買的東西拿在手上或放在籃子裡,如此一來就不會有餘裕再購買其他東西。

4.不要嚼口香糖
嚼口香糖會讓大腦感到舒壓放鬆,同時也會讓人在購物時花更多時間思考,最後購買的東西往往比所需的物品還多。因此別嚼口香糖了,不分心、專注在自我控制,並保持全神貫注,限制自己在店家走逛的時間,買到所需商品後就儘快離開。

5.不要被優惠誘惑而三心二意當看到折扣商品時,即使不在急迫需求內,不免也想購入該產品,避免將來需要時花費更多。雖然這個心態本能,但必須一再提醒、讓自己練習「戰勝損失的恐懼」,纔不會一而再再而三把原本要存下的錢又丟出去。

6.買東西前,多花一些時間思考當店員推銷限期折扣或商品,腦弱的消費者常常聽了就掏錢購買,最後再後悔這個決定太過沖動。在聽到這個優惠訊息時,第一個要做的決定就是冷靜、等待。面對突如其來「我想要」的感覺,至少要給自己1~3天的時間,才能重新做出決定。這段時間可以上網找評論、比價格,或檢查家裡是否有類似東西。很常時候會發現,其實自己根本不需要那個限期優惠。

7.過好生活並不等於花錢買東西時,興奮的情緒與激動大約只能維持20分鐘,隨後就會開始擔心剛剛花出去的錢,對於之後日常開銷的影響。因此建議只在需要的時候出門買東西,不需要的時候不逛商店。如果購買的物品都是在原本的計劃支出裡,就不會爲花掉的錢感到愧疚後悔,如果消費時沒有一點意識,不管身上有多少錢,都會花光最後的1塊錢

8.把省下來的錢存起來算出一週可以花費的金額,7天后如果還有多餘的錢,該怎麼做呢?如果繼續把這筆錢留在錢包或常用帳戶裡,有很大的風險會在下週花掉,因此建議開一個「專門儲蓄」的帳戶,把多出來的錢存過去,即使只是幾百塊,多年下來也是一筆可用的花費。

9.先從爲小目標省錢開始人們總是想要擁有很多東西、一次列出很多目標,但其實更應該開始思考,哪個目標更重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平常應該預留多少錢?一開始這個目標不用訂太高,只需要讓自己練習,並激發成就感,達到這個目標後,就可以開啓下一個目標,一步步完成。

10.想花錢時,把夢想擡出來鞭策自己
每當想購買「超出預算的東西」時,先拿大目標問自己,「如果我繼續拿爲了大目標存下的錢買小東西,我要怎麼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明智的估算、取捨,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11.着重於爲什麼要省錢,而不是如何省錢一直蒐集「省錢」的方法,是不是也累了呢?從現在開始,先把「省錢、存錢」的原因擺第一位,給自己更多動力吧!當提醒自己做了這些事,是爲了要實現目標時,整個省錢計劃就不會顯得好像在壓抑自己,日子也才能過得更有活力,完成目標也能更有效率

12.檢視一點一滴累積的儲蓄存錢時,大家最在意的往往是「距離目標還剩多少」,如果存錢的腳步不快,往往會愈在意愈灰心。其實較爲正面的態度應該是「享受帳戶的錢一點一滴累積的過程」。例如,每個月的固定時間,檢視一下帳戶已經累積多少錢,給自己設定短程目標,達到了以後,給自己一點小小獎勵,讓自己穩定地往達成目標的路上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