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嘶力竭的大韓民族:南韓、北韓爭奪半島主導權

聲嘶力竭的大韓民族。圖爲北韓閱兵的出席老兵。 圖/美聯社

美韓兩國自8月21日開始實施年度「乙支自由衛士」(Ulchi Freedom Guardian)聯合軍演,韓國總統文在寅除了對朝鮮(北韓)呼籲,美韓聯合軍演只是例行防衛演習,絕非爲加劇半島局勢緊張外,也在23日指示韓國外交部,「要有半島和平由我們自己來守護的主人翁意識,從追求國家利益出發解決問題」,並「以穩固的韓美同盟以及與中日俄等國的外交合作來解決問題」。

這已經是文在寅10天內第三次發出韓國應主導朝鮮半島局勢的姿態。此前,在8月17日的就職百日記者會上,文在寅雖然對朝鮮的核武計劃畫下明確的「紅線」——部署搭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但他並沒有說明如果朝鮮越過這條紅線,韓國會有什麼動作。外交部發言人趙俊赫也宣稱,這超出他能回答的範圍。

這樣的作法有兩個用意:首先,符合文在寅於8月14日、21日的兩次聲明,宣稱絕對不能在未得首爾的同意之下,讓朝鮮半島再生兵燹,強調不能以武力維護半島和平的基調;其次,他也安撫美國,表示韓國也有自己的「底線」,不會無視最大盟友的安全,何況朝鮮不能擁有洲際彈道飛彈,本來也是川普以前自己畫下的紅線。

南韓總統文在寅呼籲「要有半島和平由我們自己來守護的主人翁意識,從追求國家利益出發解決問題。」 圖/美聯社

▌近代朝鮮歷史,無法掌握的國家命運

文在寅煞費苦心維護半島和平,或許隱含想要把大韓民族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扭轉數百年曆史記憶的目的。自1592年的「壬辰倭亂」(即日本稱呼的「文祿•慶長の役」)以來,朝鮮半島的政治「獨立」幾乎都繫於他人之手,而且都源於韓民族自身完全無法掌握的,更大的歷史格局下的事件或發展潮流。

壬辰倭亂的起源,雖說是豐臣秀吉出兵朝鮮,然而更遠可以追溯至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如果不是當時如日中天,「天下布武」似乎順利在望的織田信長無預警遭明治光秀反叛,與已經接任家督的長子織田信忠一起橫死本能寺,日本的歷史發展模式便會有很大的不同。

而如果沒有長達七年,導致明、日、朝鮮三國都元氣大傷的壬辰倭亂,可能也不會有女真族崛起,進而在1636年的「丙子胡亂」征服朝鮮王朝的故事。甚至明朝可能也不會因爲這場戰爭而民窮財盡,外有丟失遼東給滿清,內有永遠也剿滅不完的流寇,內外交逼加速滅亡。

當然,如果西方沒有發生工業革命,使全球化不斷在19世紀擴張;美國也沒有在1853年以武力強迫日本開國,導致後來一連串的動亂,最終發展爲明治維新,或許朝鮮也不會再度遭到日本的侵略。

最後,如果日本沒有發動太平洋戰爭,中共沒有在國共內戰中取得幾乎100%的完全勝利,朝鮮半島可能就不會有韓戰,不會有今天分治的局面。

一連串的歷史發展下來,造就了大韓民族今天分治的局面。 圖/美聯社

▌強大的國家才能掌握民族的未來

或許對大韓民族來說,四百多年曆史的慘痛教訓就是,要掌握自己民族命運的最好方法,必須讓自己也強盛起來,而不是依靠哪一個大國作爲保護國。無論金正恩或文在寅,兩人皆無法改變的一個事實就是,唯有朝鮮半島保持和平態勢,作爲中小型國家的兩韓,纔有與周邊大國周旋的空間。

如果第二次韓戰爆發,姑且不論兩韓會受到何種程度的蹂躪,可以預料到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朝鮮半島將不會再有政治統一的機會:桀傲不馴、不肯順服中國的金氏家族一旦遭戰爭推翻,中國爲了自己的戰略利益起見,很可能在北韓境內另立對其順服的政權,將其作爲真正的緩衝國,讓自己的政治控制力量重新擴張於朝鮮半島中北部,一如歷史上的漢唐帝國。

或許對於曾陪同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在2007年訪問平壤的文正寅看來,朝鮮半島局勢的真正變數始終在朝鮮,既然過去金大中、盧武鉉都能與金正日見面,沒有道理金正恩之下的朝鮮就不能與韓國對話。

不過,政治上有美韓同盟的束縛,經濟上也早已融入全球化的韓國,無法在政策上具有這麼高的「獨立性」,必須考量盟友的需要,以及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心理。這形成文正寅在5月中就職後,立即向美、俄、中、日、歐盟、東協等各主要大國、區域國際組織派出特使,同時模糊薩德的部署進程,並不斷對朝鮮拋出南北對話呼籲的「制裁加對話」路線。

文在寅或許認爲,既然過去金大中、盧武鉉(左)都能與金正日(右)見面,沒有道理金正恩之下的朝鮮就不能與韓國對話。 圖/路透社

其中對話必須以雙方自1970年代以來的歷次文件爲基礎,包括:

不難看出,文在寅極力想要將對朝鮮的主導權掌握在手裡,而且大韓民族的團結與統一是重要訴求之一,這是雙方至少從1972年以來就有的「共識」。

的確,朝鮮也曾在今年6月14日提出「韓朝關係三原則」——民族自主、消除對同族的敵意、緩解軍事緊張。顯然,文在寅可能認爲,只要掌握住朝鮮,就能把大韓民族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超越四百多年來的歷史,無須再依賴其他可能把本國利益置於韓國之上的大國。

要掌握自己民族命運的最好方法,必須讓自己也強盛起來,而不是依靠哪一個大國作爲保護國。 圖/路透社

▌日漸疲乏,失去主導權的美國

半個多世紀來,大韓民族分裂爲兩個國家,彼此都已經擁有各自不可妥協的核心利益。韓國除了必須與其他大國爭奪朝鮮半島局勢主導權,另一個更重要的競爭對手,自然就是「同族」的朝鮮。

朝鮮的核武發展,除了確保金氏家族世襲統治北韓的政治制度外,某種程度也可以說就是增強力量、掌握自身命運的脈絡下展開。在今年不斷取得彈道飛彈重要發展的金正恩,顯然不願意迴應文在寅的訴求。

年輕氣盛的金正恩透過反覆運用核武試驗與彈道飛彈試射,利用中俄與美日的地緣政治對抗,以及中國不敢拋棄北韓的政策底線,將周圍各大國玩弄於股掌之間。而面對越來越嚴厲的聯合國制裁,金正恩也透過對東南亞、拉丁美洲、非洲國家的外交作爲突破,這裡面的對象甚至包含新加坡在內的美國友邦等,讓朝鮮能借由大多數國家對安理會制裁的陽奉陰違,維持經濟成長。

雖然金正恩還不能迫使美國與他一起直接談判正式終結韓戰的條約,保障朝鮮的國家安全與政治體制存續,但是在難以主動使用武力解決北韓核武議題的棘手情況下,美國也顯現出日漸乏力的傾向。這可由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朝鮮第二次試射洲際彈道飛彈之後的迴應看出。

年輕氣盛的金正恩透過反覆運用核武試驗與彈道飛彈試射,將周圍各大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圖/美聯社

儘管川普與美國政府內的強硬派不斷表示將武力納入政策選項,但蒂勒森在8月1日的聲明中提出美國對北韓的「四不」——不尋求改變(金正恩)政權;不尋求顛覆北韓體制;不會加速韓半島統一進程;不會越過38度線對北韓發動軍事攻擊。

這項聲明還對北韓發出較爲溫情的喊話,稱美國既非北韓的敵人,也不是威脅。當前的局勢是北韓對美國發出不可接受的威脅,迫使美國必須迴應。美國希望北韓在某個時間點能瞭解這樣的情勢,屆時美國願意坐下來與北韓舉行對話,談論北韓所追尋的未來,以及能給予北韓和整個東北亞經濟繁榮的未來。

蒂勒森還在8月7日主動降低美朝談判門檻。原本堅持以棄核爲談判前提的美國,竟然同意只要朝鮮不再繼續試射彈道飛彈,就願意與之坐上談判桌。

此後,金正恩的把戲越玩越大,但似乎也越來越讓川普政府不斷退讓。朝鮮故意無視蒂勒森的溫情喊話,繼而在8月9日釋出將以四枚「火星-12」中程彈道飛彈,對關島周邊海域發動「交叉射擊」,以迴應川普政府宣稱,可能對其發動「預防性戰爭」(preventive war)的威脅。但是又在8月15日,刻意釋出金正恩聽取人民軍對其進行相關簡報的照片,宣稱將再視美國的態度作出決定。

這樣的操作讓朝鮮得到川普稱讚爲「明智」。朝鮮又藉着沒有對「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作出對應的軍事「挑釁」,讓川普在23日主動「讚揚」其剋制。蒂勒森也在同一天暗示,美朝在不久之後或許可望舉行談判。這顯示只要金正恩沒有越過主動攻擊的紅線,美國只有無可奈何,而且因爲疲乏而漸漸失去主導權。

在難以主動使用武力解決北韓核武議題的棘手情況下,美國也顯現出日漸乏力的傾向。圖中爲年初與南韓前外交部長尹炳世商討朝鮮問題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 圖/路透社

金正恩顯然不願意迴應文在寅的訴求。 圖/路透社

▌無視文在寅,韓國成爲朝鮮「主敵」

金正恩對文在寅的對話呼籲,迄今仍採取無視態度,顯然韓朝關係三原則只是試圖離間美韓同盟的緩兵之計。7月4日的首次洲際彈道飛彈試射,更是讓剛剛在美國結束與川普會談時,力主和平對話路線的文在寅猶如晴天霹靂,情何以堪。

對朝鮮來說,半島局勢主動權的鬥爭對象,光是中美兩國,也包括韓國;爭奪主動權的目的,不僅爲了防止美國動武,也要阻止韓國在統一進程佔上風——這是朝鮮保持金氏家族統治另一個嚴重威脅。

文在寅外交的弱點,即是想要艱難地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若將其打破,韓國的對話主張將陷於困頓。而要做到這一點,即是持續在彈道飛彈發展保持強大壓力,迫使文在寅在薩德部署議題完全沒有模糊空間,徹底毀掉中韓和好的可能。由於文在寅對慰安婦議題抱持強硬態度,勢必影響日韓在朝鮮核武威脅的共同立場;只要朝鮮抓住美國,屆時文在寅將陷於孤立。

此外,朝鮮在美韓聯合軍演開始的21日,突然在以教育國民對抗敵對國家與資本家的居民教育思想中,罕見地將韓國稱爲「主敵」,這個過去只有對美國才使用的稱號,更透露出極不尋常的氣氛。或許暗示往後將加強對韓國的鬥爭。

這也顯示文在寅對金正恩的判斷有嚴重落差:同族只是藉口,棄核更不可能;朝鮮即使要對話,也是要越過所有國家,單獨與美國進行對話,首爾當局早已不在金正恩的視野之內,只是他與美國周旋的棋子。

雖然文在寅的路線註定前途崎嶇,不過一個他作爲理想主義的政治人物,仍不願放棄追求實現的可能,堅定的決心也頗讓人敬佩。國際政治史雖然很少存在「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的奇蹟,但文在寅還有四年多的總統任期,在局勢變化迅速莫測的今日,或許命運女神有一天會對文在寅微笑也說不定。

在局勢變化迅速莫測的今日,或許命運女神有一天會對文在寅微笑也說不定。 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