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外銷長年借牌 陳吉仲:是「陋規」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坦言,兩岸簽訂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把石斑魚列入早收清單,然而輸中的石斑魚必須是對岸許可的養殖戶才行,也造成借牌陋規的出現。(本報系資料照)
中國大陸日前以藥物殘留爲由,公告全面暫停臺灣石斑魚輸入,然而產業與學界並未否認長年下來的借牌現象導致藥檢不合格。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坦言,兩岸簽訂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把石斑魚列入早收清單,然而輸中的石斑魚必須是對岸許可的養殖戶才行,也造成借牌陋規的出現。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1)日接受震傳媒《新聞不芹菜》專訪,主持人問及石斑魚遭暫停輸入一事,陳吉仲表示,無論有沒有借牌,最在乎的都是藥檢有沒有辦法嚴格管理,食藥署過去5年針對上市端石斑魚藥物檢驗都是100%合格,過去10年漁業署在產地共檢驗石斑魚1.8萬件,合格率高達98.5%。
陳吉仲指出,當兩岸簽訂ECFA的時候,早收清單就包含石斑魚,但只有中國大陸同意覈准的養殖戶飼養的石斑才能輸入過去,借牌的陋規因而產生,而在關稅優惠減免下導致產量大增,也讓9成以上的外銷石斑魚跑到對岸。
以鳳梨外銷爲例,外銷日本有專門的供果園,在農藥、集貨包裝、燻蒸都有嚴格規範,兩岸若不是在正常貿易規範下進行,就會衍生許多貿易陋習,不只有借牌現象,希望兩岸農貿可以在科學基礎上來進行,也才能避免許多問題,希望針對石斑魚談的不只是禁藥,還有整個養殖制度。
陳吉仲說,針對1600多戶養殖戶、1年2萬公噸產量的石斑魚,農委會在提升用藥管理和產業升級上絕對責無旁貸,如果這些都做不好,不要說賣到中國大陸,要走到其他國家也都會有問題;在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中也強調,所有貿易都要公開透明和基於科學依據,雙方纔能得利。
陳吉仲強調,現階段將大力開拓既有市場和開發新興市場,去年和前年都只有6000多公噸石斑魚銷往對岸,臺灣每年進口很多魚,希望能透過更多國產魚來替代進口魚,即使突然遭到片面暫停,漁民在生產時也就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