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臺灣化 藍憂因意識形態失特色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欲將史博館定位爲「一座貢獻給理解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的博物館」。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擔心,史博館會失去自己的優勢與特色。(陳信翰攝)
國立歷史博物館閉館整修逾5年,上月甫接任館長的前史前館館長王長華,近日向媒體透露明年大選後將開館,並欲將其定位爲「貢獻給理解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的博物館」。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對此呼籲,勿因意識形態而削足適履,反而會失去自己的優勢與特色,應召開專家會議,確認重啓方向。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說,近年來跟臺灣相關的博物館太多,各館內容重複甚多,且展品的數量和豐富性有限。因此唯二以中華文化爲主的故宮和史博館,若也跟着「臺灣化」,只會讓展示更貧乏無趣。
對此,王長華強調史博館在臺灣社會文化史上貢獻許多「第一」與「特色」,因此把重新開館的態度定調爲「一座貢獻給理解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的博物館」,也是接續前任廖新田、樑永斐兩位館長之棒,重新呈現史博館優勢與特色的方式。
她指出,史博館典藏文物首先來自河南博物院以及歸還日本侵華掠奪文物這兩大基礎,逐漸累積加上當時躲避戰亂渡海來臺許多書畫家作品,嗣後以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中華文物箱環球推展「華夏文化在臺灣」的文物發展,以及當代許多紮根本地反映臺灣文化生活的創造等等物件,因而勾勒出常設展「流離、聚合、定根、寶島長春」的故事主軸,這個敘事策略並不等於「臺灣化」,而是以博物館主體以及專業來書寫這段故事。
王長華表示,開幕第一檔特展,兼顧了本土跟渡海、水墨與西畫的範疇,規畫「承繼」、「融匯」、「綻放」3展示單元,是以俯瞰歷史的觀點涵蓋出全球華人地區的書畫發展脈絡與宏觀定位;第二檔的「常玉與留法亞洲藝術家」特展,兼顧了東方與西方的平衡,呈現東、西方藝術交流碰撞的脈絡。完全沒有要把內容侷限在臺灣,排斥其他文化。
史博館表示目前整修工程正在加緊推進中,對於社會各界的關注及建言,都會審慎傾聽,並且期待開放對話,不足之處,會繼續努力,新館舍也仍會保有極具特色的綠瓦紅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