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戚嘉林)

1979年元旦,中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中時檔案照)

1979年1月1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示了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政府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大政方針,呼籲兩岸就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進行商談。表示在解決統一問題時,會尊重臺海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臺灣人民蒙受損失。

同時指出臺灣當局也堅持一箇中國的立場,反對臺灣獨立,這是兩岸共同的立場,合作的基礎。希望雙方儘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按觸,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術文化體育工藝觀摩: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

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徐向前也發表聲明,宣佈從1979年1月1日起,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島嶼的炮擊。

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臺灣、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樞時,進一步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對臺灣的政策。他說:我們要力求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種情況下被迫使用武力。他指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可以採取獨特的模式,社會制度不變,臺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國資本不動,臺灣可以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它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一個區,還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統一,臺灣的現狀也可以不變。他希望臺灣的一些領導人把眼界放寬一點,放遠一點。統一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希望。

1981年9月30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談話,進一步聞明臺灣迴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9條方針:

1、爲了儘早結束中華民族陷於分裂的不幸局面,我們建議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雙力可先派人接觸,充分交軟意見。2、我們建議雙方共同爲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提供方便,達成有關協議。3、國家實現統一後,臺灣可作爲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並可保留軍隊。中央政府不干預臺灣地方事務。

4、臺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私人財產、房屋、土地、企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和外國投資不受侵犯。5、臺灣當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國性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參與國家管理。6、臺灣地方財政過有困難時,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補助。

7、臺灣各族人民、各界人士願回祖國大陸定居者,保證妥善安排,不受歧視,來去自由。8、歡迎臺灣工商界人士回祖國大陸投資,興辦各種經濟事業,保證其合法權益和利潤。9、統一祖國,人人有責。我們熱誠歡迎臺灣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衆團體通過各種渠道採取各種方式提供建議,共商國是。

葉劍英與鄧小平合影。(中時報系檔案照片)

9條方針的提出,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和平統一祖國的誠意,其中已經蘊涵了一國兩制的基本構想。10月9日,北京舉行紀念辛亥革命70週年大會。胡耀邦在會上發表講話,他說: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這個問題要由海峽兩岸的領導人和人民來解決。歷史上國共兩黨已經有過兩次合作,實現了北伐和抗日的大業,有力地促進了民族的進步。他提議爲建設統一的國家而實行第三次國共合作。

同時以中國共產黨負責人的身分,邀請蔣經國、宋美齡、何應欽等回大陸和故鄉看看。他呼籲兩岸中國人學習孫中山先生遺訓,實現和平統一,振興中華在發表上述對臺方針的同時,中共中央還進一步落實了在大陸的臺灣同胞和去臺人員親屬的政策。釋放了4200多名在押的原國民黨縣團以下黨政軍特人員,給予他們政治權利,並作了妥善安置。

1981年12月,全國臺灣同胞首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宣告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成立。

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就葉劍英關於臺灣的談話指出: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國家實現統一的大前提下,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就是中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標誌者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解決臺灣問題的靈活與進步,兩岸關係出現了和緩的局面。爲後來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者爲統一聯盟黨主席)

【戚嘉林專欄每週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