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的「浪」與「潮」

中國人常說:「中華文明如萬古江河奔流不息」。

但是你知道古人是怎樣理解「大江大河」的嗎?他們又如何描摹、記錄文明呢?一個現代人又能如何與古畫產生鏈接呢?

這個答案,《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來作答。這一季的主題「江河萬古流」,是從長江、黃河發散,以詩畫爲載體,用現代化的文藝表達探尋中國文化的精神脈絡。

然而我們討論江河湖海,離不開一簇簇浪潮。

對於《詩畫中國》來說,第一季影響力的「勢頭澎湃」,到第二季新內容的「波瀾壯闊」,奔涌向前的是一波又一波的「詩畫潮流」。

今天,1號化身「弄潮兒」,帶領大家一起品味《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

上篇:不斷革新的「後浪」

撒貝寧在開篇說道: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長江源於青藏高原,匯入浩浩東海。

《詩畫中國》第一季就已經顯露實力,在第60屆「亞洲—太平洋廣播電視聯盟獎」頒獎典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文藝節目中心與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榮獲「電視娛樂節目獎」,一個以「詩畫」再現「大美中華」的經典IP受到國際認可。

收視和口碑的雙重讚譽,加快了《詩畫中國》自我突破的腳步,於是在第二季涌現出不斷革新的「後浪」。

「浪打第一杆,主題更新鮮」。

對「江河萬古流」最好的解讀,就是透過「水脈」看「文脈」,首期節目以「母親河長江及支流」爲線索,用四幅作品開啓了詩畫的「文脈節點」。

被譽爲明代「畫狀元」的吳偉,以一幅近10米長卷的《長江萬里圖》展現萬里長江的雄渾壯闊,筆墨酣暢,揮灑縱橫;「萬里長江萬首詩」,長江不僅是自然之河,更是中華文明的長河,貫穿古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人皆詠歎長江,賦予長江人文氣息和歷史底蘊。

沿着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江漢攬勝圖》把筆觸對準了兩河交界水陸情境,黃鶴樓與晴川閣,一樓一閣隔江相望的景色與水景被收入畫中,將九省通衢的「事物風貌」展露無遺,「水系」激活了長江漢江沿岸的「人文情懷」;

河水流經之處,也是文化融合之處。《蜀川圖》從傳統的長江發源地岷山畫起,詳細描繪了宋代川峽四路的山川、河流、城池風貌,是現存最早的巴蜀區地圖;過蜀川,由長江想到李白,一方水土滋養一方文人,正是在這樣的山水圖卷裡,「中華文脈」被逐漸詮釋。

來到長江中下游,《廬山高圖》爲長江的景緻增添一抹雄偉色彩。「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高遠的景色激發了開闊的心境,因而廬山也成爲了詩人畫家藝術創作的源泉,從水文到人文再到文脈,中國人獨特的「詩畫意蘊」被大江大河貫穿,中華文明在江河詩畫中流傳開來。

一路傳承至今,「現代技術」給了詩畫新的表達,於是「浪打第二杆,技術走在先」。

古人記錄表達的方式多爲描繪和吟誦,如今跨越門類的「藝術表達」促成了《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的技術突破,這一點在和主創團隊的溝通裡得到證實。

比如確定《長江萬里圖》的舞臺主題「萬里長江萬首詩」後,創作團隊選擇「動畫配音+實景舞蹈+詩詞朗誦」綜合展現的全新模式,力圖呈現一場「長江音舞詩畫秀」。

配音方面,邀請了創下央視40%收視紀錄的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持人陳鐸來朗誦配音;而舞臺呈現,通過技術手段,讓卷首的「文人攜童子訪友」情景「動起來」,進而轉入實景中,應和着陳鐸溫暖有力地詩詞朗誦,再現長江的萬千氣象與詩意。

可以說,這是一次「技術+藝術」的共融之作,一方面用技術還原了古色古香的畫作場景,讓名畫有了生命,形式創新;另一方面,融合現代技術後的舞臺給觀衆真實可感的綜合體驗,藝術打開了溝通古今的橋樑,體感創新。

因此,不斷「革新」的後浪勁頭,奠定了《詩畫中國》獨佔鰲頭的文化賽道地位,它是「傳統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意趣」的集大成者,是新時代最有代表性的「詩畫名片」,藉此在文化類節目賽道一騎絕塵;

但是「創新的船槳」依然撥動,第二季最大亮點橫空出世,「浪打第三杆,詩畫手工班」。

節目打破原有的觀演模式,創新設置「詩畫手工班」代替觀衆席,營造出一種「畫室氛圍」,邀請當代藝術家、美術愛好者、非遺傳承人、高校學生等,以現代人的視角進行「伴隨式藝術創作」。

他們既是觀衆,同時也是創作者、參與者,貼合當代視角,用時尚的創意表達賦予節目「時代品格」與「時代溫度」。

由此,我們看到了康震所說的「每個人都擁有參與歷史的機會」,不同時代的品卷人,用自己的方式解讀前人畫作,供後人欣賞。

所以,《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自然成爲了「中華詩畫圖像志」中一個必不可缺的延伸——站在新時代、新視角下解讀傳統文化,與所有「後生」共同形成開拓創新的「後浪」,奔涌向前。

下篇:縱橫拓維的「浪潮」

浪,是水流涌動;

潮,更像是驚濤拍岸。

《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便是「用創新造浪,用匠心造潮」,以三波浪潮證明「詩畫IP」的「可觸實感」和強大影響力。

第一波浪潮是「入畫」。

簡單來講,就是通過表演嘉賓的藝術化演繹,以及主持人、開卷人、品卷人的解讀,讓經典名畫變得可視可感,把複雜深刻的技法、雅趣脫俗的意境拆解得通俗易懂。

例如《廬山高圖》的舞臺表演中,演員張桐飾演的沈周,在夢裡與李白、蘇軾等大文豪同遊廬山,得兩位點撥識得廬山真意,讓觀衆通過精彩的戲劇演繹,感受《廬山高圖》的文化魅力。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講解了山水畫技巧,爲表現出「高山仰止」的景象,作者沈周多用「密體」筆墨表達峰巒主幹,兼具了紀實性和象徵性;而畫中站立的人物身份,也引發了主持人撒貝寧、開卷人張桐和品卷人範迪安的熱烈討論,思辨的火花四濺。

前有「沈周夢裡會文豪」,後有「衆人爭辨畫中人」,觀衆隨着討論彷彿走進詩畫意境與歷史場景之中,傳統文化瞬間有了溫度,不再「曲高和寡」。

而第二波浪潮是「破圈」。

既打破了年齡圈層——

據創作團隊透露,「詩畫手工班」的人員年齡不設限,從4、5歲的孩童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只要熱愛詩畫藝術、有創作才能都可進入;成員身份也非常多樣,有八大美院的在校生,傳統「非遺」大師,民間繪畫「大神」,網絡藝術創作自媒體博主等,以此彰顯手工班的包容度,帶動全民「詩畫創作熱」。

比如圍繞《江漢攬勝圖》的手工班作品,在武漢出生、成長的插畫師吳堯對家鄉懷有濃烈的情感,他創作的《江城隨筆》將撒貝寧和曾黎融入其中,用十分可愛的筆觸再現了武漢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希望通過極具現代感的插畫作品,完成對《江漢攬勝圖》的致敬。

又跨越了藝術邊界——

江河畫作的呈現形式不僅限於繪畫,也會用3D打印、VR作畫、數字媒體交互技術、羊毛氈、粘土裱花等新潮的藝術表達方式。

明代畫家吳偉以近十米的長卷畫出了他心中的「長江萬里」,手工班成員翟雲川也創作了一幅非常驚豔的「新時代長江萬里圖」。

他以200米長卷繪製了從長江入海口到四川宜賓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歷時五百多天,途經上海、安徽、湖南、湖北、重慶等城市,足跡遍佈長江的上中下游。

所以融媒體時代,「手工班」成員身份的多樣性,轉化爲節目在大小屏傳播上的優勢;而不拘一格的「藝術形式」打開了傳播路徑,各種門類的新舊藝術交會共融,讓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年輕人產生共鳴,賦予詩畫新時代解讀,讓中華文化解讀和傳承走得更寬。

目光放遠,第三波浪潮是「出海」。

一方面,《詩畫中國》把「美育」理念帶入大衆審美,爲加強文化自信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統計,截至《詩畫中國》第一季收官,節目全網共計收穫427個熱搜熱榜,相關話題總閱讀量累計超26.3億,全網視頻播放量累計達3.1億;文藝界媒體、專家和受衆更是給出超高評價,直指《詩畫中國》以詩情畫意盡展大美中華,成爲展示「中國美學」的重要窗口。

另一方面,《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影響力和傳播度再度加強,增加更多「IP衍生」。

所以第二季,製作團隊不僅在節目中增設了「手工班」的環節,邀請藝術愛好者以自己擅長的形式對於經典繪畫進行再創;

同時希望通過開設《詩畫中國》線下數字展,打造「詩畫中國」文創產品等方式,讓傳統美學賦能日常生活,讓節目以更生動,更可感的方式觸達受衆,激發全民乃至全世界的「品味詩畫文化熱潮」,一起做傳統文化傳承者、傳播者,共塑詩畫中國新樂章。

1號結語

《詩畫中國》的成功,來自對節目「高品質的把控」和「深遠價值的探求」。

詩畫合璧,氣象萬千。藝術與現實交相輝映、互相影響,創造了人文風貌,形成文化積澱。

從第二季來看,對於詩情畫意,節目既呈現出清爽的「恢弘大氣」,也有疊印了藝術家和文人目光的「人文記憶」和「美學歷史」,用現代的語言拉近詩畫和當代人的距離,以新的視角、概念喚醒古代的「畫語」。這也是文化類節目應該有的底氣、信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