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前的總崩?日本足球的「洋教」內亂危機
努力了4年的日本隊,怎麼辦? 圖/美聯社
日本隊危機感爆表...本田圭祐:『場上的一念判斷,將決定我們世界盃的死與生。』
無論是哪一種運動,如果以教練及球隊主帥的角度出發——打無晉級、教不下去,屈居下風,甚至最後掛冠而去——都是從執教到下臺一鞠躬的「死亡四部曲」。而四部曲從開幕上演到謝幕再會,不僅是東亞盛行的棒球中會發生,足球圈內同樣屢見不鮮。這回舞臺不是別人搭的,正是再兩個月就要出征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日本足球國家隊。
2018年4月9日,在出徵世界盃的首戰71天倒數前夕,日本足協突然以「主帥失去了球員們的信任」爲由,無預警地開除了日本國家隊的波士尼亞籍主帥——哈利霍季奇(Vahid Halilhodžić)。消息一出,全國譁然,有「藍色武士」之稱的日本隊士氣也爲之震撼。
雖然這不是日本隊,第一次在世界盃前夕「自爆出事」,但炸到直接轟走外籍主帥,卻是日本史上首見的重大體壇危機。
「洋教頭」哈里霍季奇引發的日本風暴。 圖/美聯社
▌打不進去:發現洋將軍不是萬靈丹
攤開近代東亞足球落落長、「風格」卻相當一致的發展史,會發現除了臺灣這個超出常理的例子外,無論是韓國、日本、中國,甚至是香港,都是先從擁有由國營事業及政府各部門所建立的業餘地區球隊(或省、縣市級球隊)開始。
在過去,這些東亞國家舉辦大量交流盃賽及對抗賽,累積參與人數及聲量後,於1970至80年代間,與當時剛完成足球職業化及現代化的歐洲足球圈一拍即合。接着各國再動員政府資源及關係,從歐洲接收技術及新觀念後,自80年代接連將原先的國營球隊轉型爲「共營」或「私營」的球隊,並持續由國家力量推動,建立起國內三級足球和職業聯盟發展的雛形。
而日本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80年代後期的日本官方體育機構,除了全力推行足球職業化及在地化(professionalism & localization)之外,也在政府財務收入爆表的助力下,大力向外徵才,引入了歐洲及南美各國足球強權的人才們,包括在世界足壇長期引領風騷、擁有大量日裔球員及教練的巴西,及一批因國內風雨事件不斷、職業聯盟失去歐戰資格,而亟欲對外發展討生活的英格蘭基層教練。除了有上述外來基層教練登陸外,旅外派的球員們如三浦知良,也紛紛前往南美挑戰更高殿堂。各大民間企業因經濟一片大好,爲了不落人後的面子問題、也爲了照顧喜愛踢球的自家員工,紛紛將多餘資金投入籌組棒球及足球的企業隊(職業隊的前身)。
51歲還在職業聯賽踢球的「老怪物」三浦知良。 圖/美聯社
成功在地化及基層青訓,也讓日本有更多源源不絕的足球人才冒出。當日本足球在1993年正式職業化及實現職業聯盟J-League的創立後,不僅旅外派球員陸續歸國,將「取經」習得的風格引入日本,職業化後的國內球員們,也因頻繁出賽,競技水準顯著提升,讓日本國家隊實力大增。接下來日本隊更一鼓作氣,延攬了曾在企業隊馬自達(今J-League廣島三箭隊)領軍過、較熟稔日本環境的荷蘭教練奧夫特(Hans Ooft)作爲史上首位外籍主帥,令輿論圈產生「可以挑戰打入世界盃會內賽」的聲浪及自信。
但在1994年美國世界盃預選賽中,奧夫特與他旗下的隊員們,卻在亞洲區預選賽最後一戰的補時階段,遭到無望晉級的對手伊拉克驚奇逼平,原本能以小組第一首度挺進世界盃的日本隊,反因此無緣晉級,戲劇收尾的失望故事,也被日本球迷稱爲「多哈悲劇」。
之後奧夫特帶着恥辱之痕難堪下臺,繼任的巴西名將法爾考(Falcão),同樣無法帶領日本隊繳出好成績。在此情況下,讓日本國家隊選帥的「洋主帥夢」第一次夢醒,而改將帥鞭交給本土教練加茂周。
▌教不下去:洋將軍能徵召藍武士的人,卻徵召不了藍武士的心?
「多哈悲劇」的4年後,發憤圖強的日本國家隊終於一吐惡氣,並透過1998年法國世界盃的參賽隊伍擴軍(從24隊增到32隊),史上首度打進世界盃會內賽;但時任本土主帥岡田武史卻沒能把握亮相機會,最終連敗給阿根廷、克羅埃西亞與牙買加的日本,也在小組賽階段鎩羽而歸。
作爲「痛定思痛」的改革表徵,也爲了4年後日韓世界盃這「更大、更不能丟臉」的舞臺做提前準備,日本足協此時便砸下重金,敦請法籍主帥特魯西埃(Philippe Troussier)入主。
技術流的特魯西埃向來「以足球說話」,但在現實層面上,語言問題還是不意外地成爲了絆腳索:當場內或場外的一字一句,都必須仰賴不見得熟稔足球運動的翻譯代爲傳達時,主帥及球員間就算原本沒有嫌隙,在戰術佈置及日常交流上的縫隙越見擴大,也是必然的結果。
於是,在溝通上發生窒礙後,特魯西埃的作法是直接放棄舊有成員,找一批更爲聽話(更沒有輩份)、也更能接受技術指導的年輕球員們,作爲自己的全新「生力軍」。從1999年的青年世界盃(FIFA World Youth Championship)開始,特魯西埃不似某島國爭議英籍主帥,挑選年輕球員可能僅爲個人未來私利打算,而是真正用人唯才。特魯西埃與服從他的新一代國家隊成員們陸續征戰奧運、奪下亞洲盃冠軍,也帶領球隊在主場的2002年日韓世界盃挺進16強,不只替日本國家隊達成歷史新高度,也讓這批年輕球員們成爲家喻戶曉的足球明星。
特魯西埃與服從他的新一代國家隊成員們陸續征戰奧運、奪下亞洲盃冠軍,也帶領球隊在主場的2002年日韓世界盃挺進16強,不只替日本國家隊達成歷史新高度,也讓這批年輕球員們成爲家喻戶曉的足球明星。圖爲特魯西埃與中田英壽。 圖/法新社
「請洋主帥拿藥」的首次成功,帶來了新的觀念、戰術思維及訓練方式,加上主辦2002年日韓世界盃,迅速提升日本足球的世界地位,擴展日本上至本土教練,下至球迷的足球視野。 藉助外來的力量,幫助本土發展,讓上述這一切都看來完美極了。但事情真的有如表面上如此一帆風順嗎?
在特魯西埃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食髓知味」的日本足協便開始依樣畫葫蘆,使用在世界足壇中已有實績、或曾是著名球員的外籍主帥,以4年一輪的時間領軍磨合,寄望能打出跟特魯西埃一樣的成績。巴西傳奇的足球巨星——濟科(Zico)——便在這個方針下,被請來爲東瀛助拳。
濟科雖然在球員時期叱吒風雲,不過在帶領球員、尤其還是大半個地球遠的日本球員上,可沒能掌握太多優勢。不止在任內因與球員互動較少,而屢受日本發達的小道媒體們以各式謠言「騷擾」,隊內上與下之間的關係,也因此遭到分化。更慘的是,他還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開踢之前,面臨隊上包含大久保嘉人及久保龍彥在內,多達8名明星球員集體喝酒鬧事的事件。
濟科最終挺住了壓力,帶完當屆世界盃小組賽後才離職,但「洋將軍路線」又開始受到質疑。
2006年德國世界盃開踢之前,濟科隊上還爆發8名明星球員,集體喝酒鬧事的重大丑聞。 圖/路透社
▌屈居下風:土洋各走各路,洋將軍當自強
即使濟科離開後,日本足協並未完全放棄「洋將軍路線」,找來了另一位在巴爾幹半島享譽盛名的奧西姆(Ivica Osim)來救火——看看能不能重拾老招,再度煉蠱4年後,於下屆世界盃中顯靈。
僅管頗受日本球迷及球員歡迎,奧西姆在亞洲盃未能如預期般奪冠,之後更因自身的健康問題,拖累了他的執教。加上其直言不諱的風格,時常令日本足協爲了後續公關問題而頭疼。於是乎,爲期僅1年的奧西姆政權結束後,土洋路線的天秤,又再倒向了「問題」貌似不那麼多、也更爲熟悉內外間關係的本土主帥一側。
在於論氛圍下,岡田武史重新掌權國家隊,的確也打出了新氣象,至少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之前,人員安排及輿論掌控上,都算在他的一手掌握之中。目前日本國家隊陣中的頭牌明星們,如長友佑都、香川真司、本田圭佑、岡崎慎司等人,也是在他任內陸續提拔的。之後,岡田帶領這羣球員再度殺入了2010年南非世界盃16強,以漂亮身姿於該屆大賽後功成身退,完成「岡田奇蹟」。
但對日本足協來說,從20年前就對洋主帥們存有的那一絲美好想像,可不是那麼容易說忘就忘的。唯獨天下不亂的日本媒體們,此時也再度扮演催化劑,讓新一波、也是近期最後一波的「洋將軍路線」再度被尋回。
2010至2018年間,日本足協一共試了整整3位,從義大利籍的扎切羅尼(Alberto Zaccheroni)開始,加上墨西哥功勳主帥阿吉雷(Javier Aguirre),到最近一任的哈里霍季奇(Vahid Halilhodžić),人人都有洋洋灑灑的各地執教經驗,符合選擇洋主帥的既定標準:有名氣、有資歷。可惜三位都沒能達成目標,皆落魄下臺。其中,最近一任的哈里霍季奇,運氣可能更糟。
岡田帶領這羣球員再度殺入了2010年南非世界盃16強,以漂亮身姿於該屆大賽後功成身退,完成「岡田奇蹟」。 圖/路透社
岡田武史留下的一幫戰將,像是長友佑都(左)、本田圭佑(中)、香川真司(右),都是爲日本足球創下旅歐征戰紀錄的一代名將。 圖/路透社
▌「日本足協把我當垃圾!」
曾遊走世界各國,但整體執教功績平平的哈里霍季奇,靠着在義甲工作時累積的大量人脈,進入過幾間豪門職業球隊工作,間接讓他順利取得了日本帥位。
然而在任3年間,哈帥領軍表現不僅難稱亮眼,在世界盃的亞洲區預選賽中,更是屢屢上演「失魂劇場」、甚至一度影響日本隊的出線權,直到最後才以「近年來最艱困的預選賽表現」驚險取得大賽門票。但之後,在2017年年底的東亞杯決賽上,意欲「練兵」的哈帥卻在決賽中,於自家的東京主場數萬滿場觀衆面前,慘遭「死敵」南韓隊的預備軍以「4-1」的國恥級比分痛電。一時之間,「倒哈」、「教練下臺」的聲浪也成爲日本體壇的主流輿論。
除了戰績表現有問題外,性格剛烈的哈里霍季奇也積極拉拔「新軍」,提拔了幾位下一世代。包含了旅德的淺野拓磨及旅西的井手口陽介...等優秀小將入隊。但外籍主帥要安撫本土球星們,本就需要額外的控隊手腕及精力,在後浪球員也開始旅外發展,希望在未來一舉上位,現任的明星球員們當然備感壓力,國家隊的氣氛也不免「微妙」了起來。。
更衣室問題本來就難以掌握,更何況是作風強勢、剛硬的洋教頭了。 圖/美聯社
日本陣中不少成名老將,因不對哈里霍季奇的帶隊胃口,而無法取得先發位置、甚至可能失去國家隊的代表資格。對球員而言,失去代表資格等同失去廣告代言、肖像授權等龐大利益。因此產生危機意識,變成在休息室中屢發怪聲,最後甚至翻臉兼翻桌的「球霸」,其實也是意料中事——其中,日本隊的看板明星——香川真司——便是被點名的其中一「霸」。
作爲近年來日本國家隊的中場大腦型人物,香川真司過往在公衆面前,往往給人較爲內斂而低調的印象。但在哈里霍季奇的帳下,香川真司不若過往幾任主帥般受重用,甚至有被擠出大名單的危險;但隨着哈帥的閃電離任,香川在國家隊的地位竟也「敗部復活」,甚至重新穿回了象徵絕對主力及日本核心的「10號球衣」。
但香川的復活,真的是純然實力或狀態覺醒嗎?前後任主帥冷熱間差別太過明顯,也讓日本當地媒體及球迷們議論紛紛,認爲找到了香川身爲「球霸」的一大證據。而新任主帥西野朗爲了在短期內鞏固與隊內「大佬」們的關係,也許這也是在其位上,不得不爲之舉?
香川的復活,真的是純然實力或狀態覺醒嗎?前後任主帥冷熱間差別太過明顯,也讓日本當地媒體及球迷們議論紛紛。 圖/路透社
最終,在一團混亂之下,始終按兵不動的日本足協,卻突然選在最糟的時間點——世界盃開打兩個月前,參賽球員名單登陸的最後1個半月——由足協主席田嶋幸三「閃電開除」哈里霍季奇,哈帥各種「獨斷」、「專衡」、「不理解日本球員心理」的指控,才一次炸翻了天。當時的田鳩主席強調,「球員與教練的信任關係已全然破裂」,因此「臨陣換帥乃不得不爲」;至於爲什麼不能等世界盃之後才一次算總帳,足協方面則硬着頭皮表示:「我們評估,現在換帥,世界盃說不定還有機會一拼!」
臨時被開鍘的哈帥,卻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緒。一個月之後,認爲自己「3年努力,被日本足協當成垃圾」的哈里霍季奇,在日媒驚呼中重返日本,還高調召開記者會,指控日本足協羅織罪名、涉嫌誹謗,並大張旗鼓地向日本足協提出訴訟,要求對方「登報道歉,並要求一日圓的象徵性精神賠償」。
然而這一番的人事混亂,或多或少也擾亂了日本隊的集訓軍心。就算接班的總教練西野朗,曾率領國家隊在96年亞特蘭大奧運上擊敗強將壓陣的巴西隊,但急掌兵符後,西野國家隊的幾場友誼賽,精、氣、神都打得不盡人意。持續低迷的情況,也使日本國內頗爲沮喪,甚至認爲「濟科當年的日本隊危機」又重返了。
究竟日本隊會重現士氣崩壞?還是重演4年前的岡田奇蹟呢?無論在俄羅斯的表現如何,日本的「洋帥領軍」,或也將透過這一段尷尬的內亂故事重新洗牌。
在混亂之中,日本能找回「武士之魂」嗎?圖爲2010年率隊出征巴西的岡田武史。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