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石油供應歷史性過剩,今後兩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看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10月29日,世界銀行發佈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場展望》稱,由於石油供應嚴重過剩,即使中東衝突進一步擴大,對油價的影響也會較爲有限。在這種背景下,2025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將跌至五年來最低點,不過這仍比新冠疫情暴發之前的五年高出30%。
該行預計,明年平均每天全球石油產量將比需求多出120萬桶,並指出,這種嚴重過剩狀況歷史上僅發生過兩次——2020年疫情導致停工期間和1998年油價暴跌期間。最新這次石油供應過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的重大變化:由於工業生產放緩以及電動汽車和液化天然氣(LNG)卡車銷量增加,中國的石油需求自2023年以來基本沒有增長。另外,預計一些不屬於石油輸出國組織也非其盟友的國家將提高石油產量。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保持着高達每天700萬桶的大量閒置產能,幾乎是2019年疫情前夕的兩倍。
從2024年到2026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預計大幅下降近10%。今年全球食品價格預計將下跌9%,2025年再下跌4%,然後趨於平穩。但這仍會使食品價格比2015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高出近25%。預計2025年能源價格下降6%,2026年再下降2%。食品和能源價格下跌應該有助於央行控制通脹。然而,如果武裝衝突升級,則可能擾亂能源供應,推高食品和能源價格,使控制通脹的任務變得更爲複雜。
世界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英德米特·吉爾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和供給改善可爲防範地緣政治衝擊提供重要緩衝,但這無法緩解發展中經濟體高食品價格給人們帶來的困苦,因爲發展中經濟體的食品價格通脹是發達經濟體的兩倍。武裝衝突、極端天氣和其他經濟衝擊繼續阻礙着最貧困國家應對糧食不安全挑戰的努力。結果就是營養不良不斷上升,預計2024年有近7.34億人受到影響。”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中東衝突造成了油價的巨大波動,主要原因是人們擔心衝突加劇會導致主要油氣生產國的相關基礎設施受到破壞。假定衝突不再加劇,那麼明年布倫特原油的全年平均價格預計將從今年的每桶80美元降至73美元,即四年來的最低點。
報告也對衝突升級的場景進行了分析,即:如果衝突導致今年年底全球石油供應減少2%,即每天減少200萬桶,會出現什麼情況(這種干擾程度大致與2011年利比亞內戰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對石油市場的影響相當)。在這種場景下,布倫特原油價格先是會大幅上漲至每桶92美元左右,然而未受衝突影響的石油生產商面對油價上升會大幅提高產量,因此油價飆升可能不會維持太久,2025年全年平均油價爲每桶84美元。這比2025年的基線預測高出15%,但比2024年均價僅高出5%。
“好消息是,全球經濟應對嚴重石油衝擊的能力比以前大爲增強,”世界銀行集團副首席經濟學家兼預測局局長阿伊漢·高斯說,“這爲發展中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首先,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可對貨幣政策提供有益補充,有助於把通脹降回目標水平;其次,政策制定者可藉此機會減少成本高昂的化石燃料補貼。”
黃金作爲投資者尋求“避風港”的熱門選擇,預計今年均價將創下歷史新高,比2023年上漲21%。黃金在各類資產中佔有特殊地位,在地緣政治和政策前景不確定的時期(包括衝突期間)其價格往往上漲。預計未來兩年金價僅會略有下降,仍將比新冠疫情之前五年的平均價格高出80%。預計2025-2026年工業金屬價格將保持穩定。如果中國經濟增長表現異於預期,則可能引發金屬市場的波動。
報告的特別聚焦部分分析了疫情期間和之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變動高度同步的原因。報告發現,2020-2023年間,由於全球經濟都受到新冠疫情以及俄烏衝突等大規模衝擊的影響,不同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表現出很強同步性。同步的價格上漲往往導致全球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但在過去一年左右,不同商品價格走勢的同步性已有所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