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罷免照妖鏡 綠營輸不起(黃世安)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總統蔡英文(左起)。(圖/總統府提供)

臺中第二選區的公民23日用選票,讓陳柏惟成爲第一個被成功罷免的立委。民進黨第一時間發新聞稿就將此次罷免結果定調爲不具正當性的報復式罷免,並將罷免成功歸因於少數否決多數的制度性缺失,企圖掩蓋陳柏惟的個人爭議與民進黨操弄罷免議題的雙重標準,纔是此次罷免通過的真正主因。

現今綠營口中不合理的罷免制度,肇因於民進黨第一次完全執政後,對罷免蔡正元失敗後的報復性修法。在修法前,罷免通過門檻原爲「雙二一制」,意即必須有過半投票率,且投票人過半同意,方能罷免成功。但民進黨因人修法,以罷免規定須有過半投票率,把未投票者視爲反對罷免顯不合理爲由,取消投票率門檻。並將罷免門檻大幅下修爲相對多數,且同意票達總選舉人數1/4即可罷免成功。

今日,可謂是民進黨種的因,由陳柏惟嚐到了苦果!但民進黨輕率地將罷免案成功歸因於制度缺失,恐低估人民的智慧。因爲罷免門檻的修正全因民進黨的一黨之私,如今,民進黨卻反過來怪罪於制度本身,只是彰顯民進黨輸不起的本質!

攤開本屆立委選舉結果,比陳柏惟更爲險勝的立委藍綠皆有,也極可能發生綠營口中少數否決多數的矛盾。但何以至今均未被髮動所謂的報復式罷免?最主要的關鍵仍在於陳柏惟個人風格與問政表現極具爭議所致,透過媒體傳播能快速累積同意罷免者的共鳴。而民進黨口中的矛盾其實不過是轉移傾全黨之力,仍無助陳逃過罷免的遮羞布。民進黨試圖透過去脈絡化地描述不同選舉的情況與結果,巧妙避開合併選舉與單一選舉的差異,來掩飾蔡政府施政不得民心,被民意反噬的難堪下場。

此外,民進黨全黨上下都將此次罷免案污名化,並在選舉過程中不斷操弄抗中保臺、認知作戰或召喚黨國幽靈,以企圖勝選。但從選舉結果視之,顯然錯估形勢。畢竟將在地多數人同意的結果說成「惡罷」,意味民進黨選擇與在地民意對抗;而將自己發動的罷免視爲具正當性,將其他團體發動的罷免則冠上報復式,只會再度喚起人民對民進黨是「雙標黨」的反感,不利後續即將登場的立委補選。

平心而論,陳柏惟雖遭罷免,但憑藉基進黨或陳的努力,絕對不可能有在臺中第二選區獲得7萬以上選票的實力。顯示陳柏惟已成功透過此次罷免,迫使民進黨將過去對基進黨的暗助轉化爲明助。在接下來多席次的地方議員選舉中,基進黨勢必再大吃民進黨豆腐,搶佔綠營應有的議員席次。

反觀民進黨,只因不願認輸、停損,最後公親變事主,遲遲無法離開反罷免的戰場。本是地方自決的事務,民進黨偏偏要拉高成藍綠對決。殊不知,小綠正透過打開罷免的潘朵拉盒子,寄生民進黨、吸取民進黨的政治資本、竊取政治利益。藍營則把人民厭惡民進黨的雙標變成年底4項公投的提款機。民進黨三輸卻不自知!

(作者爲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