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蔡政府對外經貿失能(呂志翔)

民進黨主動配合美國高度爭議的晶片政策,冒着人才、設備、技術、資本、產業出走的風險,打出臺積電這張「護國神山」王牌,卻完全沒達到預期效應。(圖/Shutterstock)

美國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延續前總統川普的「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因此被譏諷爲「彬彬有禮的保護主義」、「戴着面具的川普主義」。民進黨政府則是等而下之,抗中意識形態掛帥,置臺灣利益與人民福祉於不顧,甘爲美國保護主義祭品,對外經貿政策與作爲失能、失控。

從《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到「世界貿易組織」(WTO),70多年來,美國高執自由貿易大纛,協助創建了自由、公開、公平的多邊貿易體系,但從川普的「美國優先」,到拜登的「美國製造」及「購買美國貨」,美國的國際貿易理念已產生典範式轉移。

拜登政府不但延續川普的進口鋼鋁高關稅,更陸續完成一系列《基礎建設法》、《晶片與科學法》、《降低通膨法》立法,以及限制先進晶片與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大陸等,都屬最典型以關稅、補貼、進出口管制等手段保護國內產業與就業市場。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的年度報告指控,中國無視WTO的自由貿易精神,以補貼與監管的模式,明目張膽打壓外企競爭力,扶植本土企業,而現在美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效法中共的威權經濟。

法國總統馬克宏警告,美國的貿易政策會「裂解西方」;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當着拜登面表示,「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就是對保護主義捲土重來,美國至上主義高漲的深憂。

在美中全方位戰略競爭架構之下,美國的貿易政策首要目標之一在壓制中共的經濟與科技發展,負面效應波及西方盟邦,而臺灣是以外貿爲主的經濟體,出口佔GDP高達7成,更是首當其衝,但由於過度依賴美國,加上極端抗中意識形態,在保護主義洪流中進退失據。

最新的一項案例就是,WTO爭端解決小組9日裁定,美國以保護國安爲由對進口鋼鋁加徵關稅,違反了全球貿易規則。臺灣自2018年起就是這項關稅的實施對象之一,但無法如同歐盟、英國、日本、加拿大與墨西哥等國陸續透過交涉取得豁免,也不願透過WTO爭端解決機構(DSB)提起訴訟,政府無能、無爲使臺灣業者持續遭受不公平待遇。

另外,臺積電迅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立晶圓廠脫離不了地緣政治因素,民進黨政府是重要幕後推手,但在設備移機典禮的16分鐘演說中,拜登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甚至宣揚美國工會勞工最優秀,就是絕口不提「臺灣」或觸及臺美雙邊關係。民進黨主動配合美國高度爭議的晶片政策,冒着人才、設備、技術、資本、產業出走的風險,打出臺積電這張「護國神山」王牌,卻完全沒達到預期效應。

面對層出不窮的兩岸經貿問題,民進黨更是缺乏專業與責任感,只會操作抗中保臺,凡事甩鍋中國歧視,根本無法採取有效的果斷措施保護臺灣業者權益。大陸最近禁止臺灣水產品、酒類、飲料、糕餅等輸入,一如過去發生的鳳梨、石斑魚等事件,蔡英文政府宣示不排除向WTO申訴,訴諸爭端解決機制,但這種外厲內荏的面目早被看穿,在真相與責任沒有釐清之下,民進黨政府根本沒有能力與決心接受WTO爭端解決機制檢驗,充其量只是在技術貿易障礙(TBT)委員會提出「特別貿易關切」。

熟悉WTO運作人士都瞭解,在委員會表達關切通常是兩造各自表述,如無法透過實質交涉、談判解決,訴諸DSB是最後手段,因此,經濟部所謂的九度向中共表達特別貿易關切,除了大內宣外,只是象徵性動作。可以預期,蔡政府除了譴責中共突襲、歧視臺灣,累積更多敵意外,這次仍是以雷聲大、雨點小收場,弱勢業者只能自求多福了。(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