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川賀之爭 看誰更會做總統(吳瑞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11日發佈全美7大搖擺州最新民調數字,賀錦麗(左)在處理中東、烏克蘭問題的支持度輸給川普(右)。(資料照/路透)

剩下不到三十天,美國總統選情膠着依舊,難分難解。隨着「新手蜜月期」的結束,民主黨賀錦麗雖然在全國民調微幅領先川普,但在七個「一級戰區」的搖擺州至今難分軒輊,佔不到便宜、也拉不開差距。而川普「滿腔抱怨、到處罵人」的選戰策略未改,雖然司法纏身、醜聞不斷,但他似乎「百毒不侵」,持續掌握40趴以上的支持,也讓賀錦麗跟民主黨高興不起來。

選情詭譎多變的因素很多,以「對賀錦麗不熟悉,對川普不信任」爲首。三個月前賀錦麗不敢肖想拜登退選、由她取而代之,三年多的副手生涯雖然不至於「沒有聲音」,但民衆對她的政策思維、治國理念卻像「霧裡看花」,加上她在水力壓裂(fracking)的立場反覆、邊境控管成效不彰等爭議,讓人質疑她善變,沒有中心思想。身爲副手,賀錦麗對於拜登推動的政策置啄空間有限,成敗也不完全是她的責任,但如今升上來做一把手,拜登政府的功過成敗都要概括承受。

而川普「諸法皆空、自由自在」的從政風格,是他的政治魅力所在、也是他的阿基裡德腱。不管有沒有事實根據、也不太在乎後果如何,他想說、要說的話一句不會少,如果反應不佳,川氏慣用的話術就是髮夾彎,企圖把內容掰回來,不然就指責媒體斷章取義,對他不公平。而川普展現「我是老大」的彪悍風格,就是要讓美國人找回過往「呼風喚雨、喊水會凍」的驕傲,尤其以白人、男性、沒念大學選民爲骨幹的川粉,就喜歡這個調兒,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的政治運動油然而生,不僅曾將川普送進白宮,至今依舊花開葉茂、未見燒退。既然美國要繼續做老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可能挑戰美國霸權的中國就首當其衝,成了選戰的提票機,候選人只要對北京強悍就有票,罵完了、當選後再說。

除了候選人本身,外在環境也是選戰末期的變數,而執政的民主黨與賀錦麗近日更因爲一些事情的發展超出預期,覺得啞巴黃連。除了俄烏戰爭依舊如火如荼,停戰協議難產,遑論奢求和平。同時中東戰局也徹底爆開,一年來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已如脫繮野馬,拉不住也打不完,戰局現已擴大到伊朗與黎巴嫩,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這也凸顯美國外交折衝失利,影響力大不如前。另外,接二連三的颶風襲擊美南、碼頭工人罷工等事件,假新聞深化了拜登政府無能的印象,也增添了救災的難度,更使政府捉襟見肘,也讓現任副總統的賀錦麗陷入「救災、還是選舉」的兩難,難免淪爲事件漣漪下的「附帶傷害」(collateral damage)。

在臺灣,民衆最關心的是誰當選對我們比較有利?其實未來不管誰當選,華府對外政策永遠是「美國第一」,作法或許不同,骨子裡是不會變的。如果川普能重返白宮,他極可能放棄(1)拜登建構的區域組織,以及(2)招攬並運用代理人的多邊策略,再次以「唯我獨尊」(first among equals)的姿態,強勢重返國際舞臺,雖然不至於跟聯合國、歐盟及北約等國際組織徹底鬧翻,但川普的算盤會傾向「利益與理念並重」去制訂、評估政策,也會要求盟友要承擔責任、付出應付出的代價,就像近日要求我們國防預算應占GDP的10%,或許是誇大其詞、一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但在他再次主政下,付錢才能同享,但結果不一定同當。

如果11月5日投票結果產生了美國第ㄧ位非裔的女總統,最少在第一任內,賀錦麗應會延續拜登「多邊參與、共同承擔」的外交理念,雖然其國安團隊會換血,但政策的變化不大。從經貿到科技,賀錦麗會延續跟歐洲及亞洲盟友的密切關係,藉此分別牽制俄羅斯與中國。但如果中東情況持續嚴峻,朝鮮半島又風起雲涌、戰雲密佈,美國還有多少餘力他顧,不無疑慮。在兩岸關係上,賀錦麗已經重申「一箇中國政策」及「不希望片面改變臺海現況」等傳統政策基石,也不希望任何一方會給華府製造麻煩。既然賀錦麗缺乏外交事務的經驗,期盼美國在兩岸關係上會有新的論述或作法是一廂情願的。但賀錦麗不樂見國際領袖視她爲菜鳥,必將着墨於民主黨長期關注的「民主、人權」等議題,擦亮招牌、也打響名號。未來如何跟美國第一位女總統打交道、建立互信,成功傳達「臺灣不會興風作浪、更不是麻煩製造者」的訊息是政策

目標、也是挑戰。

拜登的退選讓2024美國總統大選成了不折不扣的「速食選舉」。在一百多天的時間裡,試圖瞭解候選人特質的民衆有限,關注政策牛肉的選民更少。大部分的民衆還是憑着對候選人的感覺與既定印象、或者因爲在某一、兩個政策契合而投下選票。白宮的新主人沒有蜜月期、也不會有在職訓練的機會,面對國內外的嚴峻情勢,必須無縫接軌,立即上手。與其在電視辯論時爭論誰比較「像總統」(look presidential),不如期許就職後誰比較會「做總統」(act presidential),那纔是自由世界對美國新總統的期待。

(作者爲誠豐研究暨諮詢中心執行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