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從大歷史看馬英九大陸行(楊渡)

馬英九在清明節訪問大陸,外傳將與習近平二度會面,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圖爲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青年學子至北京大學交流。(藍孝威攝)

馬英九在清明節訪問大陸,外傳將與習近平二度會面,引起各方高度關注。臺灣朝野觀點極端對立,一方批判爲「賣臺親中」,另一方則視爲和平之旅。而國民黨方面,幾個高層都不願意表態。很顯然,臺灣內部的看法分歧。但如果放到更高更遠的歷史距離來看,或許有不同的視野。

首先是兩岸處於兵兇戰危,這已是全世界公認的。美國最近出了兩本書《大國迴歸》(The Return of Great Powers )和《武裝起來》(Up in Arms),都是在討論俄烏戰爭中,若俄國戰勝,佔領烏克蘭,世局將鉅變,甚且可能促使習近平更有攻臺的野心。而更讓人擔心的是,冷戰時代大國之間猶有許多對話管道,包括外交、經濟、軍事、熱線等,但後冷戰時代,這些管道逐漸斷了。這帶來更多不確定的危險,因各方已難以判斷戰略的底限與戰爭的邊界。

海峽兩岸也一樣。過去在戒嚴時期,蔣經國的「三不政策」,讓兩岸無法接觸,但是別忘了,蔣經國仍有他的傳話密使,傳遞蔣和他的莫斯科同窗鄧小平的密信。隨着開放探親、李登輝制訂《國統綱領》,兩岸交流增加,金門談判確立人員遣返而有兩岸第一次談判;海基會與海協會成立,建立民間白手套機制,兩岸已有正式談判管道。即使如此,李登輝時代在公開的陸委會、海基會之外,更利用蘇志誠、鄭淑敏建立與江澤民的地下密使通道。這就讓兩岸間有更多溝通了解,不致於發生誤判的危機。

然而蔡英文執政後,兩岸間的溝通管道全面斷絕。在中國大陸設定不承認「九二共識」便無法會談的前提下,兩岸斷裂到幾乎只有公開的對陣。蔡英文曾想用中華文化總會的管道,讓江春男和林錦昌去當密使,但大陸嚴詞拒絕,搞到最後,疫情期間連小孩子要回臺都要阻擋,最近連民間旅遊團都成爲對抗的籌碼。這已是徹底決裂了。

美中的對抗更加劇這種衝突的升高。美國將香港情治機構後撤到臺灣,派軍事顧問與訓練人員駐臺,更加深兩岸人民的疑懼,深恐美國以臺灣爲基地,以臺獨爲火苗,在兩岸引戰。這並非臺灣民間多慮,而是美國慣常的手法。烏克蘭以降,臺灣民間早有「拿別人的拳頭撞石獅子」的疑美之憂。

因此蔡英文後期,民間不滿加劇,賴清德支持度跨不過綠營基本盤,特別是年輕人被徵召服1年兵役,更加深年輕世代的不滿。坦言之,即使民進黨再怎麼戴別人紅帽子,也無法改變年輕人不滿的選票;兩岸間無法重建和平對話,民進黨就無法跨過40%的門檻。

馬英九的大陸行,便是在這樣的民意基礎上,以擁有60%的和平民意爲基礎而展開的。那些抹紅手段無法奏效,原因在民心向背已轉。馬英九有60%民意當後盾,還怕40%的綠盤嗎?即使民進黨控制了大多數媒體,但民間沉默的多數可不這麼認爲的。

要對話、要交流、要爲後世子孫謀永久的和平,這纔是臺灣人民最大的願望。從長遠歷史看,馬英九兩次大陸行的歷史定位,絕不是眼前那些網紅小政客的流言碎語所能決定,而是未來從兩岸長遠的大歷史纔看得清的。

在國際局勢愈發危疑時刻,爲後世子孫謀和平者,纔是深謀遠慮的政治家。民進黨更應看清楚,和平纔是最大民意,把臺灣帶入美國的戰略對抗,絕不是臺灣人民之所願。馬英九今天之所爲,相對而言,反而是幫助執政者安定臺灣人心,對兩岸大局是有助益的。民進黨反該感謝馬英九建立了他們做不到的溝通管道。

坦言之,卸任總統馬英九在政治上已無更高的圖謀,更沒有什麼顧慮,那些汲汲於權位者的攻擊又有何用?如果一個人帶着「爲後世子孫謀和平纔是最大心願」去從事,又何懼之有?在長遠的歷史觀照下,馬英九的身影更清晰了。

(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