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立陶宛掀波的算盤(王欽)

立陶宛與臺灣發展關係遭打壓,28國福爾摩沙俱樂部聯名力挺立陶宛。(取自Gintaras Steponavičius臉書)

9月3日立陶宛正式官宣已召回其駐華大使,與此同時,歐盟多國駐華使節也一起亮相併爲她送行,想要向外界展示歐盟方面對立陶宛的支持。這一幕並不是最近的第一次呈現,就在大陸宣判加拿大間諜案之際,也有25個國家的50位外交官齊齊亮相,表達對加拿大的支持。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慣例,各國用一種無成本的方式展示他們在價值觀上的一致性。

之所以突出「價值觀」的重要性,是因爲近來的諸多衝突對立,並不能完全用利益來解釋,甚至可以說,許多國家在對中關係上採取的新行動,在經濟利益層面並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許多人所指摘的所謂充當美國遏中馬前卒,其實也沒有很大說服力,即便他們可以因此鞏固與美國的關係。但在這個問題上,前提首先是他們選擇了與美國站在一邊。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在價值觀或者意識形態上產生的對立,當然這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在利益計算的可控範圍之內。就以立陶宛爲例,其與中國大陸並沒有共同的議事日程,無需在關鍵問題上互通有無,雙方也沒有很深的經濟貿易連結,即便是在峰值的2020年,大陸對立陶宛出口也不過18億美元,而立陶宛對中國出口更是隻有4億美元,如果發生激烈對抗,雙方的經貿損失也不至於傷筋動骨。而對大陸而言,實際上也沒有采取進一步措施的必要性,立陶宛畢竟還是歐盟成員,對該國的升級制裁只會引發歐盟的反對,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到已經被凍結的「中歐投資協議」,綜合考量,大陸也不至於因小失大。

或許也正是充分計算了最大損害點,立陶宛認知到自己不會由此受到衝擊,因此纔會肆無忌憚的挑釁大陸,並伺機尋覓可以替代的新突破口。表面看來,立陶宛決定與臺灣互設代表處並使用「臺灣」名義,是這次衝突的起點,但實際上,立陶宛的尋覓早已開始,早在2013年立陶宛總統就曾會見達賴喇嘛,彼時就引起大陸的不滿,一番調整之後才又恢復正常。到了2019年,立陶宛開始在國安議題上挑事,對大陸在立的影響力橫加指責,同時還在香港問題上頻繁表態,等到2021年,立陶宛在新疆問題上指責大陸,真可謂無役不與,充當了反中急先鋒的角色,和許多國家都是國會議員的小範圍政治操作不同,立陶宛是從政府層面採取行動。

外界可能感到困惑,這些議題都與立陶宛毫無關聯,立方爲何如此熱衷?對立陶宛來說,首先從意識形態上確實可以找到更爲契合的切入點,其次這些也都是成本極低但卻可能帶來收益的政治操作。甚至立陶宛在這一問題上穩賺不賠,因爲站穩了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立場,首先歐盟方面不會對其指責,反而會想辦法予以支持,現在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也剛通過了涉臺報告草案,提升與臺灣的關係成爲其未來發展趨勢,立陶宛作爲最先吃螃蟹的一方,幫助其他國家打了頭陣,自然也能最先享受紅利。更重要的是,大陸不會只針對立陶宛採取行動,直到各國紛紛效尤,嚴重衝擊大陸利益而不得不升級反制舉動時,大陸可能要通盤解決這一問題,屆時立陶宛又能跟歐盟其他國家捆綁,一起面對問題或者一起做出妥協和調整。而這些,恐怕暫時還不在立方的議事日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