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推兩洋戰略 護欄岌岌可危(陳一新)
圖爲今年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新華社)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近期公佈國安戰略,雖然最後版本尚未定案,但從拜登、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等人的談話與演說,以及美國爲首西方盟國在亞洲與歐洲的實際作爲,拜登政府兩洋的國安戰略內容實已呼之欲出。
歷屆美國總統都會提出一份國安戰略,供美國國會、人民與外國政府參考。拜登入主白宮一個半月後,就提出一份「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幾經轉折,終於決定於近期提出一份正式的國安戰略報告,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白宮這次計劃提出的國安戰略並非閉門造車,而是歷經國際動亂、情勢變遷以及美國吸取經驗教訓,而撰寫出結合理念與實務的一份兩洋戰略報告。
其次,在與中俄兩國的密集交手一年多後,拜登政府的兩洋戰略將對中俄兩國對美國爲首盟友的威脅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在前述「暫行指南」中,白宮將中俄兩國並列爲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這次,對中俄兩國有所區隔。俄羅斯是「明顯而立即的威脅」,但中國則是「全世界唯一有意也有能力對全球秩序構成挑戰的國家」。
顯而易見,美國看待俄中兩國不僅輕重有別,在因應策略上也大不相同。針對俄羅斯,美國顯然樂見俄羅斯國力在俄烏戰後進一步遭到削弱,從軍事與科技大國降等。在因應中國的挑戰方面,美國計劃建立一個將盟國國家利益一併列入考量的新國際秩序,誘使或迫使中國大陸接受或融入這個以規則爲主的國際秩序。此外,美國並透過管控分歧與立即溝通等「護欄」,一方面在可以合作的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一方面與中國從事高度競爭,但極力避免衝突與戰爭。
第三,美國推動兩洋的戰略不是從今年纔開始。早在2021年,美國就鼓勵日本與德國建立緊密的情報同盟與軍事合作,德國並派遣軍艦飄洋過海來到日本參加美日聯合軍演。在美國護航之下,英國航母伊麗莎白號也率領一支艦隊遠渡重洋來到日本參加聯合軍演,其中幷包括一艘荷蘭軍艦。此外,法國陸軍也與日本海軍陸戰隊聯合舉行奪島與反奪島演習。
2021年最重要的一項兩洋戰略發展就是澳英美聯盟的成立,成爲拜登政府因應中俄兩國威脅的一張王牌。2022年,美國和太平洋與大西洋的盟國動作更是頻仍,益發突顯美國有意發展結合亞洲與歐洲盟國的一套新戰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準備參加北約峰會,成爲有史以來第一位參加北約峰會的亞洲國家領袖。此一發展也予其他亞太國家無限想像空間。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德國 與日本都自動強化他們的國安意識,促使他們進行更密切的安全與情報合作。德國除增增加20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之外,還在波羅的海三小國積極奔走串連,呼籲強化北約東翼的防衛,以因應俄羅斯的可能侵略。岸田則公開警告說,東京不容許任何侵略在東亞地區發生。
今年3月間,白宮印太總監坎貝爾與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羅森伯格,在印太四方會議中與英國官員密商一旦美國選擇與中國開戰有關英國角色的問題,此一發展顯示美國已強烈感受到中國對臺用兵的機率正不斷升高。
在最近這次亞洲行中,拜登不僅與日本、韓國建立高科技研發聯盟與防堵中俄兩國進入的產業供應鏈,並推出「印太經濟架構」(IPEF),將日本、韓國、斐濟等14國納入其中。雖然該經濟架構目前尚未具體成形,但未來可望納入更多亞洲與歐洲的國家。
由於美國的兩洋戰略太過明顯,中俄兩國的反制力道也愈來愈強。在拜登訪問日本期間,中俄兩國海空軍就在日本週遭海域舉行聯合演習秀肌肉。中國不僅與索羅門羣島簽訂安全合作協議,並與許多南太島國簽訂70多項雙邊協議。雖然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未能與南太10國簽訂多邊協議,但南太平洋無疑會成爲中美兩國競逐的一個新戰場。中國在柬埔寨投資發展軍港以及在一帶一路沿線租借或建立軍港也有愈來愈大的需求,顯示中美兩國的競爭正不斷升級。
此外,中國軍機挑戰加拿大與澳大利亞偵察機的動作最近也愈來愈大。另俄羅斯軍機與偵察艦最近也頻頻進入日本海域,挑釁意味強烈。如果美國爲首的盟國決定反制,緊張情勢可能成螺旋狀不斷上升,擦槍走火的機率也會大爲增加。
拜登政府的兩洋戰略愈是明顯,則中俄兩國的反彈也將愈強。如果美國爲首盟國與中俄兩國都無意降溫自制,則再好的護欄與再密集的溝通恐怕也無濟於事。
(作者爲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