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如果布條上寫的不是「復必泰」(張百達)

首批BNT疫苗裝箱「復必泰」字樣消失。(圖/中新社)

繼9月2日首批德國93萬劑BNT疫苗抵臺後,第二批91萬劑隨即於9日到貨,合計184萬劑。如無意外,中秋前後首批客製化標籤的BNT也即將來臺,累計達344萬劑,單劑覆蓋率約14.67%,若保留12至22歲約257萬優先接種對象及扣除其中已接種第1劑者,估計最快9月底完成檢驗封緘後,先期約可釋出至少88萬劑供其他年齡層施打。

另據郭臺銘臉書表示,後續預計每週會有70至80萬劑的穩定供貨,正值Delta病毒突入臺灣社區的此刻,其不僅有助於政府的抗疫部署,更有助於穩定社會民心的浮動。

然而,前述非計劃中的184萬劑BNT能夠提早抵臺固然可喜,卻也因「復必泰」布條事件引起意外風波。代理商未經事前商議便自行掛好掛滿布條,表面雖是商業宣傳的慣例,卻容易讓外界認爲這是有意的政治操作,明知臺灣有些人對該名稱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刻意作爲,也充分凸顯此刻兩岸關係的脆弱與敏感。

當臺灣政府同意且願意接受這批包裝上印有「復必泰」及簡體字的疫苗,乃至鼓勵臺灣捐贈方積極爭取之,或如陳時中部長所言,目前防疫是唯一考量,重要的是疫苗內容是否安全、有效等,顯示政府應對處理相關爭議的自信有所提升,也符合科學防疫的理性主義精神,這點確實值得肯定。

回顧這起事件,其實即使當初代理商沒有掛上布條,但經由先前媒體的大幅報導與朝野對於疫苗進展的高度關注,相信多數民衆已然清楚這批疫苗能夠提早來臺背後的因緣和合;相對地,即使該布條在疫苗抵臺出艙前被迅速移除,卻也無改其來源的經過與事實。如此一來一往,頗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況味。

換個角度,如果當初布條上出現的不是「復必泰」,而是印着臺灣相關捐贈方爲主體的標誌符號,上面寫的是「臺灣加油、抗疫成功」或「命運與共、戰勝疫情」等中性的祝福字眼,雖不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意境高雅,但似乎都比「復必泰」三個字更能完整傳遞溫暖豐厚的體貼,或至少可以避免此前造成的無謂猜忌或紛擾。

特別是當前兩岸情勢,小至布條掛不掛、內容的呈顯,處處皆是學問,更是需要某種的善意與智慧,否則很容易淪爲好心辦壞事乃至適得其反。而這樣的智慧或須跳脫偏狹的鬥爭、敵意或對抗的心態與慣性纔可能成就。

儘管首批BNT疫苗意外引發前述風波,但所幸並未影響後續的交貨。尤其,受郭臺銘委託兼代鴻海與永齡基金會接機的臺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女士公開致詞時,除了提及捐贈過程各方的努力,包括政府授權和協助、郭董辛苦到歐催貨,臺積電法務協調各方以及慈濟的慈愛等,還特別提到「應該感謝BNT跟復星醫藥給我們的協助」,展現不凡的大器風範與氣度,不僅值得當今兩岸與朝野參究,更蘊含面對處理當前複雜敏感的兩岸關係,以及能否使之轉危爲安所需要的理性、格局與智慧。

當前兩岸除了官方對話依然中斷外,民間交流互動亦深受疫情反覆的影響,而臺海局勢更是受到國際情勢與外部環境變化所牽動,近期發展確實令人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在習近平於中共成立100週年發表重要講話後,從國臺辦下屬海研中心7月底主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觀察,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仍爲當前北京對臺政策主基調;另方面,日前陸委會副主委李麗珍表示,疫情若受到有效控制後,兩岸要恢復正面、健康、有序交流,政府是持正面態度看待的。顯示雙方仍在努力釋出謀求和合的正面訊號。

如何在亂局之中依然能夠保持理性與自信,避免陷入無窮止盡的敵意螺旋,避免凡事上綱上線擴大紛歧,避免唯軍事論看待兩岸關係,並且能夠珍惜與把握彼此的善意與機遇,相信這纔是兩岸雙方正確的道路與選擇,又誰能說「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不符合北京當局的戰略利益呢?

(作者爲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