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人民會不會成爲華盛頓對抗北京的武器?(朱雲鵬)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訪問團記者會19日舉行,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見圖)建議,臺灣應該不分男女全民皆兵,役期延長到一年以上,並確保全體國民都有足夠裝備以嚇阻中國。(季志翔攝)
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率團訪臺,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臺灣應該延長兵役到一年以上,而且男性和女性都應服役,全民皆兵;同時還應該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到GDP的3.2%(美國標準)或5%(以色列標準);按照前者,軍費應由現在一年3726億,增加到7226億,約爲中央政府總預算1/3;依照後者,應增到1兆1300億,佔中央政府預算一半。
此言一出,政府的迴應是:感謝艾斯培對於臺灣長年的支持及對臺灣國防的關心和重視;有關義務役役期,國防部正就各方意見進行評估中,目前尚未有定案。
另有一位重量級的企業家於接受訪問時表示:臺灣不是烏克蘭,也不可能成爲烏克蘭,應該以臺灣人民的利益及考量爲優先,絕對要避免戰爭的殘酷。政府應該做的是照顧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不是讓全民去當戰爭的炮灰。他說,臺灣的強項是經濟、科技、管理及人才,應該繼續發展爲全球供應鏈需求所不可或缺的要角,從這個角度讓臺灣發光發亮;臺灣人的福祉不在軍事,而是在科技。
這個談話提到烏克蘭,而有關臺灣加強戰備的訊息也是在俄烏戰爭開始後升溫,因此有必要檢視一下烏克蘭戰爭的本質。多數西方媒體的態度,是把俄羅斯描述爲萬惡之源,無端開戰,但美國也有不同的聲音,其中有一個看法值得我們仔細體會。
月前美國保守派智庫加圖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道格‧班多(Doug Bandow)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爲:「華盛頓將對抗俄羅斯直到最後一位烏克蘭人倒下(Washington Will Fight Russia to the Last Ukrainian):基輔面臨選擇,是爲人民謀求和平,還是爲所謂的友邦作戰?」在此文中,班多語重心長的表示,俄烏戰爭引起西方公衆關注,全力支持烏克蘭人:狂熱的支持者還要求俄羅斯籍的運動員、歌手、指揮家和其他人公開自我批判、譴責普丁,要不然就丟掉工作或失去參賽機會。
盟國政府向基輔提供了豐富的武器,並對莫斯科實施了嚴厲的制裁,所有這些都是爲了讓烏克蘭繼續參戰。美國和歐洲人已經明確表示他們不會參加戰鬥,但會提供裝備給烏克蘭人繼續戰鬥。沒有人要謀求和平的解決方案,「甚至有證據表明」,基本上阻止烏克蘭產生外交解決方案。
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死亡人數和破壞量就越大。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之間的戰鬥不是發生在「體育館」中,僅限於戰鬥人員;莫斯科正在圍攻和轟炸城市,暴行已經發生。衝突持續的時間越長,悲劇可能會越演越烈;烏克蘭的每一個城市都面臨威脅,數百萬難民以及許多國內流離失所的人無法安心返回家園。世界銀行估計,僅今年烏克蘭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會減少一半。如果繼續戰鬥,生命和財產的成本將成倍增加。
西方盟國的軍事組織北約不斷往俄羅斯方向擴張,對於俄羅斯一再表達的擔憂不聞不問。在烏克蘭,西方一直把對該國的絕對影響力置於與俄羅斯的和平之上,即使在2014年出現了「明斯克協議」的和平曙光之後,還是沒有改變。
目前西方所有采取的步驟,都會迫使莫斯科繼續戰鬥。「烏克蘭人無疑渴望勝利,但他們應該記住,盟友不會給他們勝利。相反地,西方將確保烏克蘭人能夠永遠爲勝利的可能性而繼續作戰。」戰到什麼時候?當然就是戰到最後一位烏克蘭人倒下爲止。
當然,臺灣不是烏克蘭,但是在烏克蘭發生的事,臺灣應當引爲借鏡。是不是要延長兵役,把國防預算提高到總預算的一半,是中華民國的內政,任何外國人都不應當以任何理由來干預。內政應該忠於國民,應該以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爲唯一依歸,不應變成任何其他勢力或國家利益的工具。臺灣要與對岸謀求繁榮共存、對話、和平,還是要對罵、走險、積極備戰,應該是臺灣人民在投票時,自己做出選擇。
我們不知道臺灣人民的最後選擇是什麼,但是要引用班氏此文的結語,作爲本文的結語:「在戰爭告一段落時…盟國應該開始籌劃一個可長可久的和平方案:這纔是烏克蘭、俄羅斯和歐洲人民都迫切需要的。」我們希望最後臺灣人民選擇的,是盡所有努力追求和平,而非盡所有努力走向戰爭。
(作者爲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