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美三層面:權力對抗、實力競爭、必要溝通(楊永明)

卡爾文森號與雷根號與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等航空母艦,以及來自美、日、英、紐、荷、加等6個國家的17艘軍艦進行聲勢浩大的聯合演習。(圖/美國海軍)

中美高層近日在瑞士會面,暫時緩和雙方關係,但是即使「習拜會」在年底前舉行,中美關係走向仍然詭譎多變,抗衡對峙與競爭溝通持續交錯;拜登說中美呈現激烈競爭關係,北京則強調中美合作互利雙贏。無論各自說法如何,從國際關係角度,中美已經形成兩大強權的G2體制,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所言,中美關係發揮作用至關重要。

筆者認爲中美關係呈現三層面並存狀態:權力對抗、實力競爭、必要溝通。權力對抗是在權力結構層面,特別在軍事戰略抗衡與科技核心脫鉤兩方面;實力競爭是在國家政策層面,在經濟、貿易、基建與創新的激烈競爭;必要溝通則是在雙邊關係上,仍然需要必要的溝通管道,管控分歧。

首先,權力對抗是指國家硬權力的抗衡與競逐,特別在軍事力與科技力兩層面,中國大陸日漸具有挑戰美國霸權與秩序的態勢,美國於是採取在軍事與科技雙重對抗策略,壓制中國大陸的崛起與挑戰。

在軍事層面,拜登政府以建構軍事聯盟與強化軍事戰備的方式,在印太區域設下多重聯盟與軍事的高牆。9月中旬,拜登宣佈成立美英澳軍事聯盟,並將移轉與出售核動力潛艦給澳洲;同時強化美日安保與其他軍事合作與演習,10月初前所未有的4航母、6國17艘軍艦在沖繩海域演習即爲一例。

觀諸軍事聯盟史,聯盟是爲了嚇阻圍堵,也是爲了軍力平衡,美英澳聯盟兩者兼具。拜登政府說這些是爲了在印太地區壓制軍事擴張與維持和平,嚇阻區域軍事衝突,但明顯是劍指中國,實際上改變亞洲軍事平衡,加速區域軍備競賽,臺海情勢也將更加嚴峻。

科技力是現代國家權力的最核心部分,軍事武器與經濟發展都依靠科技創新,軍民兩用科技發展也日漸擴大,因此中美權力抗衡中,科技當然是必爭之地。拜登上臺後繼續川普的對中科技戰,而且更加細膩與深入,擴大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實體清單,並聯合盟邦共同管制核心科技。

拜登更強調掌控供應鏈,要在半導體、先進電池、醫療產業和AI智能等先進科技領域,和中國大陸脫鉤,並將供應鏈搬回美國,或是聯合盟邦並由美國掌控供應。最近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召開半導體高峰會,要求國際間半導體業交出涉及企業營運與客戶的敏感資訊,目的在掌握半導體供應鏈。

其次,實力競爭是指中美在政策實力層面的激烈競爭,主要是指雙方在經濟、貿易、基礎建設等層面。權力與實力有時是同義詞,但本文有所區別,權力是影響國家權力結構的軍事與科技,實力則是在全球化下相互競爭的經濟、貿易與基建等。

拜登政府面臨中國大陸的實力競爭,不斷強調「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其實就是西方與美國百年來建構的國際安全與經濟秩序,特別在經濟與貿易規範、海洋與航行自由秩序、人權與民主價值等,企圖以秩序框架限制中國以及各國與中國的互動關係。

然而,從川普對中國商品課徵懲罰性高關稅已經超過3年,中美貿易受到影響,但去年中國大陸仍有對美出超3100億美元。另外,拜登看到美國實力下降問題,企圖補強國內競爭力,端出數項投資大型基礎建設計劃預算,但面臨國會牽制而拖延。

美國在阿富汗戰爭與撤軍之後,國際社會確實感受到美國實力開始下降,中國挑戰態勢更爲凸顯。看諸西方近代史的霸權興衰,從來沒有一個霸主不想繼續保持自己的地位,美國在軍事與科技的權力對抗上建構層層遏制圍牆,在經貿實力的競爭議題上,雖必須與全球化現實妥協,但美國秩序架構不容推翻,未來的對抗是不可避免的。

最後,中美同爲核武國,自然不樂見對抗競爭轉成直接戰爭衝突,同時也有共同利益的國際議題,如氣候變遷、伊朗核子協議與北韓等,因此溝通管道與互動機制仍是必要的。拜登上臺後,中美高層對話迄今只有3次,還好漸入佳境,終於「習拜會」高峰會將會舉行,兩位元首會面雖不會改變中美對抗與競爭格局,但可以緩和關係,並展開下一階段鬥而不破的新路線圖。(作者爲前國安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