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時期,城市副中心將吸引更多綠色金融專業機構聚集

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發佈會之“綠色副中心”專場2月25日舉行。據市委金融辦副主任王穎介紹,“十五五”時期,市委金融辦將在城市副中心形成一套具有示範意義的綠色金融發展模式,引領帶動全市綠色高質量發展。

副中心綠色金融組織資源加速集聚

“十四五”以來,市委金融辦穩步構建支持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推動各類綠色金融創新舉措在城市副中心落地見效。副中心綠色金融組織資源加速集聚。積極推動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等五家銀行在城市副中心設立綠色支行,做好綠色金融精準服務。引入中美綠色基金、北創綠色低碳科技基金、北京綠色能源和低碳產業投資基金等多個綠色基金,其中北京首支百億規模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在城市副中心簽約落地。

持續升級綠色金融基礎設施,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加快建設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中心。目前已完成相關交易規則的制定和交易系統的開發,共有1927家市場主體完成開戶,企業碳賬戶和綠色項目庫系統納入全國綠色項目3000個,碳配額和環境權益累計成交額突破1.1億噸。

綠色金融產品服務更加豐富。支持金融機構開發特色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大力發展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引導和鼓勵更多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滿足城市副中心綠色發展多元融資需求。

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穩步推進。推動通州區與北京綠色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搭建氣候投融資項目庫,目前已入庫項目159個,涵蓋可再生能源發電、低碳交通、綠色建築等多個領域。指導金融機構落地全國首筆“京行碳e貸”,貸款資金用於通州區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和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

鼓勵金融機構持續豐富綠色金融產品

“十五五”時期,市委金融辦將在城市副中心形成一套具有示範意義的綠色金融發展模式,引領帶動全市綠色高質量發展。

統籌做好綠色金融前瞻佈局,加強綠色金融政策謀劃,積極推動通州區氣候投融資工作開展,推動綠色金融與科技金融、轉型金融等深度融合,重點深化建築、交通等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以“橋頭堡”功能持續輻射帶動京津冀三地產業低碳轉型。

加快推進碳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北京綠色交易所綠色金融基礎設施作用,提升碳覈算和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健全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和碳標識認證制度,努力探索在城市副中心建設一批綠色標杆園區。

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積極吸引更多綠色金融專業機構在城市副中心聚集,鼓勵金融機構持續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落地更多具有首都特色的創新典型案例。積極拓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空間,在城市副中心逐步打造能夠自然聚集、不斷吸附國際機構和金融人才的綠色金融平臺生態,持續提升首都綠色金融影響力。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