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教育向下紮根!花蓮漁港「海人祭」 體驗和海洋和平共存
▲花蓮漁港觀光魚市舉辦「海洋教育活動─海人祭」,讓小朋友學習與海洋和平共存。(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爲了讓花蓮縣民親海、愛海、護海,在友善海洋環境同時,也愛護漁業資源,花蓮縣政府31日在花蓮漁港觀光魚市舉辦「海洋教育活動─海人祭」,廣內大小朋友,共同學習如何成爲一位瞭解海並愛護海洋的海洋保護者(Ocean protector),縣長徐榛蔚也親臨現場,期盼大家保有海洋生態永續的意識,和我們的海洋和平共存。
徐榛蔚提到,花蓮是一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綿延的海岸線北從秀林鄉和平,南至豐濱鄉靜浦,全長175公里,和沿岸地景風貌互相映襯,作爲海洋城市,食魚教育尤其重要,透過食魚教育,讓孩子能夠了解花蓮縣一年四季有多少的魚種,而我們可以教育孩子用最環保、最永續的方式跟我們的海洋和平共存。
農業處表示,讓所有在島嶼生活的人,成爲愛護海洋的人,是農業處推動海洋農業的重要任務,海人祭透過簡單易懂的遊戲方式,讓民衆與學童互動學習愛護海洋意識。經由海洋教育讓民衆對海洋獲得正確的認識。其中「永續漁法體驗區」,讓民衆體驗自己是魚羣,認識花蓮常見相對友善的捕撈方式-一支釣、延繩釣、定置漁法等,均爲守株待兔的被動捕撈方式,將漁具固定放置在魚羣會經過的路徑上,等待魚羣誤入其中或咬餌。漁具因均爲開放式的,魚羣可自由進出,是相對環保及友善的捕撈方式。
▲藝術家陳建貴親手彩繪可愛的魚羣浮球。
農業處說明,爲放置漁民朋友成立的環保艦隊進港帶回來海洋上流失的網具,縣政府特別設立廢棄網暫置專區,並不定期進行清理,暫置區也邀請在地的花草集藝術家陳建貴老師親手彩繪可愛的魚羣浮球,替花蓮漁港帶來美學新意。此次活動邀請陳老師指導大家,利用廢棄漁網暫置區及定置漁場廢棄的常見的浮子作彩繪。浮子裝置在漁網網片上緣,提供漁網上浮的力量,使網片在水中展開成一定的形狀,並保持在所需的作業水層達到捕撈。
花蓮漁港觀光魚市目前已興建完成,花蓮縣政府辦理向日廣場整建工程中,未來會有水舞廣場,預計工程驗收後,一起提供大家新風貌的休憩空間,邀請大家來花蓮漁港休憩、賞鯨豚以及享用美味海鮮。
►腦公!你不可以賴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