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汽車成新年貨!“兩新”政策助力春節消費盛宴,線上手機銷售暴漲50%,多隻消費電子股業績向好
在乙巳蛇年春節期間,中國消費市場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熱潮。這一黃金旺季不僅見證了餐飲、影視、文旅等傳統消費的持續火熱,還受益於2025年“兩新”政策的落地,使得手機、平板、手錶、汽車等成爲消費者置辦年貨的新選擇。
春節期間,線上消費數據尤爲亮眼。天貓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24點,春節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機品類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了50%。這一顯著增長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數碼產品的強烈需求,也體現了“兩新”政策對市場的積極拉動作用。全國範圍內,共有15個省份的手機國補活動在天貓平臺上全面上線,其中春節期間新增了廣東、北京、安徽、陝西四個省市的參與。
線下消費場景同樣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以北京市爲例,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假期前四日,受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電商業態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8.7%。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消費者對於以舊換新政策的積極響應,也進一步證明了該政策在刺激消費方面的有效性。
在政策面上,2025年的“兩新”政策力度空前。1月13日,商務部等五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了《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明確了個人消費者在購買上述三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時,可享受購新補貼。補貼比例爲最終銷售價格的15%,最高不超過500元。緊接着,1月14日,商務部等八部門辦公廳又印發了《關於做好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報廢更新補貼範圍。對於報廢舊車併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消費者,補貼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消費者,補貼1.5萬元。
此外,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更是將政策的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除了手機、平板、手錶、汽車等消費品外,微波爐、淨水器、洗碗機、電飯煲等四類家電產品也被納入補貼範圍。同時,政策還增加了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的資金規模,將支持範圍擴展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重點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的應用。
從市場反饋來看,“兩新”政策對消費市場的提振作用十分明顯。2025年年初,中央財政已預下達了810億元的消費品以舊換新首批資金,以確保政策的順利實施。這批資金不僅能夠有效保障元旦、春節期間人民羣衆的消費需求補貼,還爲全年消費市場的持續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政策的推動下,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也迎來了業績的增長。據證券時報·數據寶梳理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發佈業績預告且淨利潤超億元的“兩新”政策覆蓋的消費電子概念股(主要爲手機)共有22只。其中,立訊精密的淨利潤超過了百億元,達到134.17億元;京東方A、華勤技術、歌爾股份的淨利潤也分別達到了53.5億元、28.75億元和26.66億元。這些公司的業績增長不僅受益於消費電子市場的復甦,也與“兩新”政策的推動密不可分。
展望未來,隨着“兩新”政策的持續深入實施和覆蓋範圍的進一步擴大,中國消費市場有望迎來更加蓬勃的發展。據銀河證券預測,2025年消費品補貼規模或在5000億元左右,將拉動社零增速不低於1.7個百分點;汽車補貼規模或在1513億元左右,拉動消費額約2874億元,拉動社零增速約0.6個百分點。這些數據無疑爲未來的消費市場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和信心。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