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面京帆今日整體亮相

作爲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體量交通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進展備受關注。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京投公司獲悉,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結構封頂,首面“京帆”屋蓋安裝完成,距離年底主體基本完工的目標又進了一步。

昨天,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施工03標03A項目順利完成了最後一車混凝土的澆築,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結構實現封頂。

與此同時,首面“京帆”屋蓋安裝完成,屋蓋的泡泡氣枕膜正在充氣,首面“京帆”屋蓋將在今天整體亮相。緊挨着首面“京帆”屋蓋,還有5面大“京帆”正在安裝,很快也將亮相。

京投樞紐公司建設管理部部長徐文武介紹,目前,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主體結構實現封頂,6面鋼結構的京帆屋蓋初具規模,機電設備安裝完成50%,裝修裝飾完成40%。今年年底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主體將基本完工,10面“京帆”將會全部亮相,形成“百舸爭流”的盛景。

據介紹,“京帆”屋蓋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行駛在大運河上的帆船,展示具有“揚帆起航、千帆競發”寓意的建築形態,採用“雙層共構”的結構設計,上層爲“鋼結構+ETFE張拉膜+幕牆蜂窩鋁板”的“帆面”,下層爲“鋼結構+ETFE氣枕膜”的“採光泡泡”。這種設計不僅增強了屋蓋的保溫隔熱性,還有效地提高了屋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京帆”屋蓋同時融入了多種綠色節能建造技術,如穿孔遮陽板設計、高效的保溫材料和隔熱技術等,每年可減少熱負荷520萬千瓦時,相當於3200臺家用空調的夏季製冷量;每年還可減少照明用電約48.6萬千瓦時。

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0101街區,緊鄰北京行政辦公區,佔地面積61公頃,地下建築規模約128萬平方米,地上預留建築規模約139萬平方米,是按照TOD模式建造的超級城市綜合體,呈現“地下樞紐地上城”的鮮明特點。“副中心站樞紐建成後,從副中心15分鐘直達首都機場,35分鐘直達大興機場和河北唐山,1小時到達雄安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徐文武說。

作爲超大交通樞紐,京唐城際鐵路、城際聯絡線高速鐵路地鐵平谷線、地鐵101線、地鐵6號線等軌道交通線路,將在副中心站實現交匯。乘客可通過換乘通廊在各區域裡乘坐城際列車和地鐵列車。

樞紐雖大,換乘卻不用“暴走”。北京住總副中心站樞紐項目部總工程師劉冬介紹,目前,住總集團承建的樞紐工程軌道交通區域內(含代建平谷線副中心站)主體結構已完成。在樞紐內,各線的換乘用時只需五六分鐘,較長的換乘距離也有扶梯供旅客使用,無需進行長時間步行。

文/本報記者劉洋

攝影/本報記者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