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肥胖影響新冠疫苗反應
研究發現,肥胖者確實有顯著較低的抗體反應,且年輕人比年長者的抗體反應高。(示意圖/shutterstock)
研究人員在疫苗接種門診招募了124 名嚴重肥胖(年齡> 18 歲,BMI ≧ 40)的疫苗接種者,與66 名正常體重的對照組(年齡> 18 歲,BMI 介於18.5-24.9)。嚴重肥胖的患者接受兩劑BNT或科興疫苗,血液中新冠病毒棘蛋白抗體濃度都明顯比體重正常的對照組低。
反觀若是先前感染過新冠病毒,再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部分參與者,血清抗體濃度在正常體重者與肥胖者之間則沒有差異。這可能是因爲,不論是2003 年的SARS,或是現今的新冠病毒感染後,抗體的反應與病情嚴重程度皆會呈正相關,而肥胖者中重症居多時,所造成較高的抗體就彌補了原先反應不良的現象。
另一方面,BNT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測試,也特別在接種第一劑後,探討肥胖與抗體反應的關係。研究發現,肥胖者確實有顯著較低的抗體反應,且年輕人比年長者的抗體反應高。若是控制了年齡這個因子,肥胖者的抗體仍然顯著較低。
這樣的結論也與義大利的研究結論相呼應。不過這組研究是以中樞肥胖當作指標,研究人員發現有中樞肥胖、高血壓、抽菸習慣者,接種mRNA疫苗後所產生的抗體濃度較低。依據此研究結論,同一組研究人員再進行一個介入式研究,測試肥胖者對疫苗反應不良的狀況,探討可從何加以改善。他們針對招募的21 名疫苗接種者,在兩次mRNA疫苗接種前一週至一週後,給予低熱量、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指引,評估飲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對抗新冠病毒的棘蛋白抗體效價,評估細胞免疫反應。
測試結果發現,患者體重減輕了約10%,代謝指數也隨着改善。不過中樞肥胖的改善,雖提升原本較差的抗體免疫反應,但未達統計意義。此外,隨着體重減輕,還同步提升了與細胞免疫相關的因子,如干擾素γ-2 的增加。同時血糖降低和較高的干擾素γ-1 之間也有相關性,而干擾素γ 是疫苗免疫反應很重要的幫手。
結論是,肥胖者對新冠病毒mRNA疫苗反應較差的問題,因體重減輕和代謝改善,可能獲得改變,甚至逆轉。
我們需要以行動解決肥胖問題
肥胖是因爲飲食攝取的能量超過活動所消耗的能量,長期累積而來的。不過肥胖的複雜病因不僅限於暴飲暴食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這種疾病混合了遺傳、生理、心理、環境、政治和社會等因素所構成的複雜導因,如我們熟知的廉價、高熱量、富含脂肪的加工食品和勞動力需求下降的現代生活,已被公認爲可能的環境因素,造成了人們易發胖的時代趨勢。
此外,常用藥物包括類固醇和一些抗憂鬱藥,以及內分泌干擾、睡眠不足和微生物羣落多樣性等因素,都是與肥胖相關的因子。甚至戒菸也是造成肥胖大流行的一個原因(但絕對不是呼籲大家不要戒菸),因爲體重增加是戒菸常見的「副作用」,如不稍加控制,很容易就會變成肥胖族羣。
導致肥胖的因素相當多元,通常難以互相抵消,比如說某些肥胖患者明明已經很努力控制飲食,還搭配運動,但體重不減反增,這很有可能就是病患本身除了飲食外,還有其他導致肥胖的因素,如服用抗憂鬱藥物。科學界對肥胖的研究已累積相當多知識,但這些知識對於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的全球趨勢,顯然還未形成有效的影響力。
是否可以藉由歷經新冠疫情的威脅,而讓普羅大衆對肥胖有重新的認識與更深的理解,進而產生行動,這是對人類智慧的一大測試與考驗。所謂行動,必須包括個人、家庭、職場、社會、國家政策等整體大環境的改善,而且要從養成孩子的健康生活模式開始做起。否則現在的肥胖兒童族羣,就是未來的肥胖成人。
(本文摘自《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商周)
【內容簡介】回到二○一九年末,身在臺灣的我們,恐怕很難想像,日子即將全然改變。那些我們習以爲常的日子,都將被口罩蓋上、被酒精浸潤。
新冠疫情是一出歹戲拖棚的病毒變異大競賽。原本預期疫苗上市、接種疫苗、疫情結束,一切迴歸正常。但新的變異株一次又一次出現,我們只能不斷調整目標和行動。
本書是一個臺灣的流行病學專家,用臺灣這片土地的語言所寫。集合疫情期間,全球科學界對病毒、疫苗、免疫反應、防疫成效的研究成果,加上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公衛專業的解讀,層層爲大衆的防疫知識打釘固樁:
․「極權防疫」 與「民主防疫」,差別在哪裡?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還是源於自然的蝙蝠病毒?
․Omicron將成爲在地化季節性呼吸道感染症,長期與人類共存!
․重複感染提供在地化疫情的平衡與穩定!
․綜合免疫爲你做好準備,對付下一個變異株!
․疫苗刺激免疫反應,怎麼做讓疫苗反應更好?
․長新冠是什麼?誰容易有長新冠?怎麼治?好得了嗎?
․益生菌和維生素D是對抗病毒的神奇療方!
科技,還未找到更好的方法,杜絕再一次全球大流行;但人類歷經災難的知識成長,可以是防疫最有效的武器。隨着新冠疫情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
【作者簡介】何美鄉
臺灣流行病學專家、內科傳染病科醫師。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中研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委召集人、生物安全委員會召集人、生醫所研究員(2015年退休)。
臺灣首位參與美國疫情調查服務隊的流行疾病學專家,曾於SARS期間率先進入和平醫院,協助控制疫情。
高中畢業後赴美國就讀大學、攻取醫學博士。因立志到第三世界行醫,進一步至哈佛大學鑽研公共衛生,曾任美國疾病管制局疫情調查員,多次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短期顧問。
協助國光生技成功開發H1N1新型流感疫苗,使國內疫情及死亡率得以有效控制,獲頒行政院2011年傑出科技貢獻獎。
現任臺灣疫苗發展協會理事長、臺灣素食營養協會常務理事、臺灣健康服務協會志工兼榮譽理事長、其他環保團體志工。
《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