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陪伴孩子走出霸凌的傷

預防霸凌是所有人的責任,並不是誰看見,就是誰的責任。(示意圖/shutterstock)

「老師,我們只是在和他一起玩啊!你不是說要我們多和元元一起玩遊戲?大家一起玩得很開心啊!」

「元元也沒有說不要玩,他一直都笑嘻嘻的,不然你問其他人,對不對?」俊吉說完,轉頭望着其他的小朋友,所有人都點頭。

老師頓時陷入困惑,孩子們到底是在玩遊戲,還是在霸凌自閉兒?研判的重點在於當中的界限,以及孩子起心動念,玩這場遊戲的核心目的以及用意。

在打鬧與霸凌之間,別越界

到底孩子們是在玩、打鬧、打架,或是霸凌?

關鍵在於,在過程中,一方並沒有想要傷害對方的意圖。想玩就參與,若覺得無趣了,也可以離開,停止遊戲。沒有人能強制你參加,而在遊戲結束後,大家依然還是朋友,下次也還是會玩在一起。

玩、打鬧並不會對其中一方,帶來心理或生理上的傷害與害怕。但若是打架,那是彼此之間互看不順眼,你打我,我揍你,你踢我,我踹你,彼此產生肢體的衝突。那麼,兩造雙方都必須要承擔責任。

校園霸凌的法規定義

至於霸凌的法規定義,我們可以參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第一章第3條第1項第四款對於霸凌的定義。

霸凌: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故意爲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爲,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環境,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前項第四款之霸凌,構成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條第五款所稱性霸凌者,依該法規定處理。

當中的關鍵字:持續、故意、不友善、損害。可以作爲判斷的依據。

花生粉黏麻糬的思考

拋出問題:

‧如果這場花生粉黏麻糬遊戲那麼好玩,那麼是由誰來決定誰當麻糬?

‧爲什麼一直是讓自閉兒當麻糬?

‧爲什麼花生粉與麻糬的角色沒有輪流?

‧你們是否有問過自閉兒的意願?

‧你們是否曾經想過,這樣的舉動,對方是否願意接受?

‧當你們覺得好玩,請想想看,到底哪一點好玩,好玩在哪裡?是你好玩,還是誰好玩?

‧是否有考慮過被迫當麻糬的人的感受?

‧是否有考慮過自閉兒的特殊身心特質,對於被碰觸、過度親近時心裡的不舒服?

好玩,不能一廂情願,特別是對於被欺負的自閉兒來說,這一點都不好玩。

讓霸凌者多一些思考。如果沒有覺察自己的所作所爲,霸凌孩子的行爲就不會有任何改變。

體貼的玩法

引導霸凌孩子學習與自閉兒的適當玩法,可以優先選擇適合自閉兒玩的內容。自閉兒家長與老師可以提供這些遊戲清單,讓同學們可以有所遵循。

以自閉兒所熟悉的事物爲主,例如他喜歡玩球,同學們就可以和他丟接球。如果自閉兒喜歡堆疊積木,大家可以圍過來一起堆積木。如果自閉兒喜歡追逐,那麼彼此可以跑來跑去地追逐。

在遊戲過程中,一切以安全、不任意碰觸爲原則。

同學們需要了解自閉兒不喜歡被碰觸。如果真的要玩鬼抓人、警察抓小偷等遊戲而需要碰觸,也請輕輕點到爲止。

別讓自己尷尬

介入之前,班級導師得先充分理解自閉症的特質,並懂得如何與自閉兒相處。

否則當你告知小朋友,要求他們和自閉兒一起玩,同學們很容易直接對你說:「老師,你先玩一次給我們看,示範給我們看。」當老師沒有辦法順利與自閉兒互動,這時就尷尬,沒戲唱了。

與自閉兒玩遊戲並不容易,這部分可以委請資源班老師協助導師、一般同學與自閉兒互動。

挺身而出

當同學們在玩花生粉黏麻糬遊戲時,是否有哪一個同學願意站出來,挺身而出,大聲疾呼:「同學們,你們不要這樣玩,這讓元元不舒服!」

如果沒有同學站出來,是不願意站出來,還是不敢站出來?還是根本不覺得這樣玩有什麼問題?

要勇敢說出來,很不容易。這一點,對於目睹霸凌的孩子來說,需要十足的勇氣,也需要有大人的支持。因爲誰都不想讓自己成爲下一個被霸凌的人。

同理矛盾與焦慮

對於目睹霸凌的孩子來講,他的心裡充滿矛盾與焦慮。說出來也不是,不說出來也不是。

說出來,很容易遭受惡意的對待。但不說出來, 在道德、價值觀上,卻又過意不去。這種兩難,讓目睹霸凌的孩子感到很痛苦。

冷漠的距離,明智之舉?

想一想,如果你是爸媽,當孩子告訴你:「班上的同學都在欺負自閉兒,我該怎麼辦?」你會怎麼給孩子建議。

請別出現以下的迴應:

「別雞婆,這不關你的事情。」

「你不要好管閒事,免得自己也被欺負。」

「你們老師會處理的。」

「對方家長會處理的。」

「其他同學知道,會去跟老師說的。」

「老師都不管了。你還管那麼多?」

「他們是在玩啦。你不要管那麼多。」

以上這些話,都是告訴孩子,要他與眼前這件事情保持一個冷漠的距離,纔是明智之舉。

但是,當目睹霸凌的孩子選擇袖手旁觀時,霸凌者可能也會若無其事地繼續霸凌。

誰都不能置身於事外

遏止霸凌絕對不是單一個人的責任。在班級裡,導師必須讓全班的同學知道,學校也必須讓全校的同學知道。預防霸凌是所有人的責任,並不是誰看見,就是誰的責任。

誰都不能置身事外,因爲我們都可能成爲下一個被霸凌的人。

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樣的態度,才能保護我們身旁相對弱勢的人。

一致的做法

最好的方式,是讓所有的孩子們瞭解,當面對眼前的霸凌事件,大家可以採取一致的做法,例如大聲喝斥,居中介入,並立即告訴老師,讓霸凌者知難而退。

當一個班級有兩個同學以上願意同時這麼做時,我相信目睹霸凌的孩子就會多了加倍的勇氣,這同時也能降低自己被霸凌的風險。

不敢說出的秘密

問問孩子們,爲什麼在目睹霸凌之後,自己不敢當衆說出來,或是向老師報告?心裡有什麼顧慮。

其實孩子們會有這些不敢說出的秘密,也正在告訴我們,大人在處理霸凌事件上過於粗糙,讓目睹霸凌的孩子深受威脅。

如果這些威脅沒有被移除,我們只是一廂情願,或是理想性地要求目睹霸凌的孩子必須挺身而出。說真的,這麼做,只會爲難了孩子。

讓目睹霸凌的孩子免於威脅,我們準備好了嗎?

保護個資,降低風險

如何讓目睹霸凌者能夠在感受到安全的情況下,願意選擇告訴老師?老師有義務保護告知者的個案資料,避免讓他成爲下一個被霸凌的對象。

在處理上,避免將目睹霸凌孩子的資料告訴霸凌者,例如:「俊吉,美茹看到你叫大家趕快騎到元元的背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麼粗糙的做法,只會造成美茹成爲同學們接下來鎖定的對象。

別讓目睹霸凌的孩子承擔這些威脅、風險。在處理上,我們必須把這些風險降到最低。

(本文摘自《好痛,但能跟誰說?》/寶瓶文化)

【內容簡介】他被霸凌,但無法以言語表達……

她被欺負,但以爲同學在跟她玩……

當特殊孩子被霸凌,我們最容易輕忽、未曾察覺。

霸凌不會自然而然消失,老師必須在第一時間介入,這至爲關鍵:

當欺負事件發生,無論是不當言語,例如三字經、粗話、調侃、揶揄、嘲諷、過度玩笑,或不當動作,刻意地推擠、打、踢、踹等,第一時間的介入非常重要。

老師必須以嚴肅、冷靜的口吻詢問孩子:「你在做什麼?」讓孩子覺察自己不當的言語或行爲。

無論是誰,都得爲自己的不當行爲負責。

霸凌對一般孩子來說,已是沉重傷害,但對特殊孩子而言,因無法以言語表達,

他們身心所承載的傷,更是層層疊疊、無從計量,我們大人必須爲他們挺身而出。

‧「大家趕快騎到他背上!」自閉兒臉上勉強擠出笑容,但卻又帶着痛苦的表情……

‧同學們故意用力搖晃桌子,發出轟隆聲。亞斯兒思緒混亂,連忙摀住耳朵……

‧「你再發出怪聲,小心我揍扁你!」無法控制自己生理反應的妥瑞兒覺得被羞辱。

‧「哇,大家看,史上最低的成績耶。」學障兒的考卷被同學拿得高高的……

親愛的孩子: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也都有優、缺點,更有其限制。

無論是自閉兒、亞斯兒、過動兒、妥瑞兒、選緘兒、學障兒、智障兒、資優兒,這不是你們的錯,這更不該成爲霸凌的原因。

意中心理師在此書,除了想對所有老師們說:「大人的態度,深深影響特殊需求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同時,也影響其他同學如何看待特殊需求孩子。」此外,他特別針對8種特殊需求孩子的不同特質,提出保護自己,避免被霸凌的方法;他也讓一般孩子藉由角色互換等練習,理解8種特殊需求孩子的不同特質,進而同理與接納;他更讓霸凌者去覺察自己的內在。因唯有被霸凌者、目賭霸凌者以及霸凌者皆被關注,霸凌纔可能有消失的一日。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牀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牀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獲選博客來網路書店2021、2022「年度影響力心理師」,「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網站選爲20大「臺灣人氣心理師」之NO.1。

高雄醫學院行爲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3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爲信賴的心理師。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四百萬!

已出版《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2022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着性與社交困難》(2022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學習障礙──逃不出的學習噩夢》(2022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2021、2022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爲障礙》(2022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文化內容策進院「Books from Taiwan」選書)、《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爲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秘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秘訣》(2022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牀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好痛,但能跟誰說?》/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