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纔是泡泡瑪特的“鈔能力”?
作者|付饒
編輯|原野
01 被爭議的護城河
泡泡瑪特的護城河,到底是IP還是盲盒,關於這個的爭論,一直居高不下。
外界曾經普遍認爲:泡泡瑪特現在的勝利,是盲盒形式的勝利。但最新的半年報裡,泡泡瑪特罕見將零售業務劃分成了手辦、毛絨等四大品類,其中手辦的佔比爲58%。
手辦品類,可以理解爲就是過去盲盒業務的佔比。也就是說,再想給泡泡瑪特扣個“盲盒公司”的帽子,沒那麼容易。
爭論的背後,需要泡泡瑪特回答的是自己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麼?
一直以來,泡泡瑪特對外都稱自己爲IP公司,但無論是IP數量、影響力還是其運營能力,都和衆多企業想要效仿的迪士尼相差很遠。
盲盒商業模式的成功,在泡泡瑪特的身上得到了驗證。
一騎絕塵的市場成績,讓更多的行業參與者,甚至是跨行業玩家加入到這場盲盒浪潮中。
例如,名創優品在海內外越開越多的大店中,店內SKU就有不少含中國元素的中國潮玩盲盒。名創優品甚至開設了潮玩集合門店TOPTOY,作爲名創優品第二增長業務,儘管體量還較小,但每年也能爲名創優品創造幾個億的營收。此外,麥當勞、星巴克、宜家等餐飲、傢俱企業分別也推出了盲盒產品。
至此,泡泡瑪特在外界一直被打上“盲盒經濟”的標籤。但顯然,泡泡瑪特創始人不這麼想。
比起盲盒的商業模式,王寧一直認爲泡泡瑪特是一個“IP孵化公司”。
但凡王寧出去接受媒體採訪,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圍繞泡泡瑪特的商業模式,探討泡泡瑪特到底算不算一家盲盒公司。
早些年,王寧還會據理力爭,認爲盲盒的確是泡泡瑪特的重要產品形式,但泡泡瑪特的作用就是把這種形式在國內做火了。在王寧看來,這並不意味着泡泡瑪特就能被普通定性爲一家盲盒公司。
在他看來,其一,盲盒並不是複雜的商業模式;其二,盲盒並不是泡泡瑪特的獨家專利。例如奇趣蛋、日本扭蛋、美國一年能賣十幾億的驚喜玩具,都是盲盒。
對比起“盲盒公司”,他更願意稱泡泡瑪特的本質是一家以潮玩爲載體的IP運營公司。“就好比一家企業爲了讓大家對產品印象更好,加了一個漂亮的‘盒子’。而這個盒子裡究竟能開出什麼,是誰也不知道的。盲盒只是錦上添花,核心還是 IP 本身。”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Molly的爆火,一直讓泡泡瑪特難以摘掉“盲盒公司”的標籤。
如今,在喊了幾年“自己是一家IP孵化公司”後,在去年,泡泡瑪特旗下有10個營收過億的IP。僅在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就已經有7個IP營收過億。
或許,泡泡瑪特真的迎來了王寧所希望的順風局。如果說泡泡瑪特以前的護城河是盲盒商業模式的話,現在的泡泡瑪特,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其IP展現了一定的產業價值。
02 賺錢的IP
爲啥泡泡瑪特這麼想證明自己是一個IP孵化公司,爲什麼要做IP這門生意?
原因無外乎一個:IP生意相當掙錢。
拿泡泡瑪特自己舉例。
2016年,Molly橫空出世,一個玩偶只要59元,如果是熱門款甚至隱藏款,轉手在二級市場裡轉一圈就能被炒到2000元,現在更高。
據當時泡泡瑪特的官方說法, Molly系列盲盒的隱藏款抽中概率爲1/144,也就是每生產144個就會生產一個隱藏款。保守點說,每144個盲盒玩偶裡面,只有1個幸運兒能夠擁有隱藏款。在這144位消費者當中,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會是那個被眷顧的寵兒,如果一個不行,那就買兩個。
在2016年,“尋找隱藏款”這樣的系列遊戲可以玩5次,因爲泡泡瑪特推出了5個系列,每個系列僅包含一個隱藏款。對於想要買到隱藏款的玩家來說,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加法算數,而是一個呈幾何倍數增長的消費。
在接下來的4年裡,泡泡瑪特僅用Molly一個IP,就給資本市場和投資人講了一堂生動的生意經。
2017年,Molly給泡泡瑪特帶來營收僅4100萬元,到了2020年12月上市時,Molly一個IP的全年營收已經飆升至3.6億元。如今到了2024年,Molly僅用6個月的時間就賣出了7.8億元,7年翻了18倍。算上全年,這個倍數會更高。
泡泡瑪特的IP生意野心,卻不止於此。
據創始人王寧透露,他曾經有過一個願景,就是希望泡泡瑪特能像迪士尼一樣擁有衆多超級IP,並且有持續孵化IP的能力,爲公司提供持續穩定性增長。
在此前多次公開場合和電話會上,王寧和高層都將泡泡瑪特與迪士尼進行比較,並將迪士尼當作一個強勁的學習目標和競爭對手來看待。
原因無他。迪士尼旗下有包括米奇、冰雪奇緣、玩具總動員和漫威超級英雄等超過5000個IP資源,通過把它們翻拍成影視娛樂、蓋主題樂園、賣IP周邊消費品等各種產業形式,迪士尼幾乎過上了“躺賺”的幸福生活。
據wikimili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最賺錢的50個IP中,屬於迪士尼的IP就佔了9席。其IP周邊產業賺錢能力甚至逐年增強,以國內上海迪士尼樂園爲例,自2016年開園以來,光是主題樂園的門票價格在8年裡經過5次上調,如今接待遊客增至1300萬人次,屢創新高。
目光回到泡泡瑪特身上。在嚐到IP甜頭後,它也確實如迪士尼一樣,在大力發展除了Molly以外的IP。
泡泡瑪特首席運營官司德4年前曾表示,泡泡瑪特每年都能打造出一個非常成功的IP。“泡泡瑪特已經推出了‘5個Molly’,這說明了泡泡瑪特有了像迪士尼一樣持續運營IP的能力。同時,在整個IP庫裡,還有很多正在孵化的IP。”
創始人王寧喊了幾年自己是一家IP孵化公司後,這個概念在最近財報中有了更加具象的表現:截至上半年,泡泡瑪特旗下有包括Molly、Skullpanda、The Monsters等在內的7個IP,都已營收過億。後兩個IP分別創下了6.3億元和5.7億元的營收,與Molly的7.8億元差距進一步拉小。
泡泡瑪特似乎證明了自己孵化IP的能力。
03 IP的海外驗證
2023年半年報業績說明會上,王寧提到要將海外業務視爲泡泡瑪特近幾年的核心業務,並做出預測:預計2024年海外業務的收入將超過整個集團2019年的收入,等於是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泡泡瑪特。
一年後,即前不久的半年報電話會上,王寧宣佈泡泡瑪特已經實現了這個Flag。
向海外發力這個動作,在略大參考看來,除了幫助泡泡瑪特開拓新的增收市場之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泡泡瑪特在海外驗證自己IP孵化能力的一次嘗試。
從結果上來看,這次動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首先看吸金能力。2024年上半年,港澳臺及海外爲泡泡瑪特貢獻了收入13.51億元,同比增長259.6%。海外營收在整體大盤中的佔比,也從去年上半年的13.4%增加至今年同期的29.7%。
其次看影響力。
泡泡瑪特在東南亞,尤其是在泰國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在泰國名人的帶領下,泡泡瑪特The Monsters系列中的Labubu迅速風靡泰國,銷售業績飆升,甚至出現一娃難求的情況。
在此影響之下,The Monsters在今年上半年實現6.3億元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暴漲292.2%——這也讓The Monsters成爲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旗下所有藝術家IP中營收增速最高的一個。
然而,海外業績的提升,能夠證明泡泡瑪特的IP生意做好了嗎?
並不見得。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作爲泡泡瑪特最早的IP之一,Labubu的IP價值在中國市場一直得不到體現,遠不及Molly、Skullpanda甚至Dimoo等其他IP亮眼。
甚至在6年前,剛進泰國的Labubu反響平平,遠沒有現在的影響力。在迎合當地人審美,借勢互聯網名人效應後,Labubu在泰國才得以翻盤。
眼下,這正在成爲泡泡瑪特IP的困境,即,無論是面向中國的Molly,還是面向泰國的Labubu,都只能說明,泡泡瑪特的不同IP在不同市場能夠得到驗證。它可以根據不同市場的特徵,去生產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
它依然沒有一個像米老鼠一樣能夠在多個市場都得到肯定的IP。
其實,不是泡泡瑪特不想驗證,以Labubu爲例,該IP此前也曾進軍過日本、歐美、韓國等市場,但遠不及在泰國的影響力。
儘管泡泡瑪特認爲自己的IP孵化能力已經得到證明,但對比迪士尼來看,泡泡瑪特努力的空間還很大。至少到現在爲止,它還沒過真正邁過IP生意的門檻,踏上迪士尼所在的賽道。
好的IP生意是什麼樣子的?
米老鼠在去年仍能狂賺522億美金,迪士尼靠着旗下米老鼠等百年IP,幾乎躺賺半個多世紀。哈利波特這個已經誕生24年的IP,在去年一年,還爲作者JK.羅琳和華納公司創造了345億美金的收入。後者擁有《哈利.波特》的電影拍攝權,以及有關商品化經營的權利,其中就包括環球影城中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
這些經典IP的共同性在於:跨越時間週期和地域性。
相比於泡泡瑪特在進入一個新市場,迎合當地人審美和喜好來設計IP來說,泡泡瑪特的IP全球生意並不算特別成功。
最大的區別,在於故事性。有故事,能勾起情懷,進而能經得起週期和市場的考驗。對於泡泡瑪特來說,沒有故事的IP,就只能拼營銷和審美。
對於沒有故事性這一說法,泡泡瑪特也心知肚明。
王寧對此的說法是:“雖然泡泡瑪特IP被外界認爲缺乏故事性,但公司認爲並非所有潮流 IP 都適合賦予內容,且正嘗試爲部分 IP 注入更多內容和個性,通過發佈遊戲、建造樂園、拍動畫電影等方式,增強 IP 內涵和消費者情感體驗。”
泡泡瑪特確實也在努力。
早在2021年,泡泡瑪特就投資過電影《哪吒重生》,其目的就包括學習如何爲IP賦能故事性。今年6月,泡泡瑪特還上線了以旗下 IP 爲題材的模擬經營遊戲《夢想家園》。泡泡瑪特爲IP賦予內容的動作雖有,但目前還沒有進入收穫期,並未展現出內容的活力。
IP生意是有門檻的。
好的IP就像一顆健康的樹,基於“故事”的根基,它可以成長爲參天大樹。而足夠多的IP,可以形成森林,乃至生態。迪士尼的IP生意屬於這種。但至少到目前,泡泡瑪特的IP更像是花瓶,它擁有華美的外貌,部分暢銷款也有忠實用戶,但花瓶本身是缺少生長力的。
比起迪士尼單個IP在全球枝繁葉茂的盛況,泡泡瑪特做的更像是苦生意。每到一個新市場,就得做一個好看的“花瓶”,即新的IP。
這其中就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賺錢的IP也不常有。
公開資料顯示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共運營93個IP,包括通過收購或內部團隊設計開發的自有IP 12個、由合作藝術家創作授權的獨家IP 25個,以及由知名IP提供的非獨家授權IP 56個。
但其中的大多數,更像是試驗市場的犧牲品。
當然,迪士尼的IP也不是每一個都像米老鼠一樣成功。對於泡泡瑪特而言,去年跑出10個過億IP,依然是個值得驕傲的成績。
或許,泡泡瑪特也有可能開創出一種新的IP生意模式,比如,先有形象後有故事。而它通過賣“花瓶”賺到的錢,可以爲這些想象力提供最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