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惠助力降成本一線觀察(一)|助企業“輕裝上陣” 減稅紅利變創新動力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經濟參考報》8月5日刊發記者汪子旭採寫的文章《稅惠助力降成本一線觀察(一)|助企業“輕裝上陣” 減稅紅利變創新動力》。文章稱,爲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多地採訪瞭解到,作爲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政策,科技創新稅費優惠政策不斷優化完善,政策紅利直達創新主體,有效爲企業減負擔、增活力。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稅費優惠政策之一。近年來,我國不斷優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在去年3月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統一提高到100%,並作爲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

青島高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光伏硅片切割領域的高新技術龍頭企業。“公司近三年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3.39億元。自2020年至今,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長,年均增長101.87%。”在公司財務總監李學於看來,公司能夠在近年來堅持加大投入研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不斷完善優化,企業創新發展底氣更足了。公司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而節省的資金,均用於完善公司高硬脆材料切割技術和產業供應鏈,稅收政策的精準支持、精細落地有效助力了企業高質量發展。”李學於說。

今年,財稅政策重點是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發佈關於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再次強調“提高稅費優惠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要求落實好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科技成果轉化稅收減免等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

除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的收入還享受包括增值稅減免和所得稅減免的稅收優惠。

富聯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蘋果手機殼及構件、玻璃及顯示屏的企業。面對智能製造的時代趨勢,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在購買新設備、進行模具設計開發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加快構建智能化管理平臺,打造物聯網示範車間,努力向自動化和智能化轉型。

“政策紅利及時到賬,解決了我們轉型升級期間資金短缺的問題,讓公司能夠輕裝上陣。”富聯精密財務負責人陳式亭介紹,2024年上半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先進製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稅收優惠共計1.37億元,爲公司向智能製造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目前,公司省級智能車間陽極車間已完成建設,未來我們將更有信心加大智能化生產的開發與創新,早日實現‘換道領跑’。”陳式亭表示。

作爲國內知名的氣體傳感器及儀表製造商、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記者亮出了企業的稅費紅利“賬單”。公司財務總監關鳳豔介紹,2024年1至6月,漢威科技享受軟件退稅及出口退稅141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預計1534萬元;享受到先進製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按照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5%,抵減應納稅額714萬元。“公司成長的每一步,都伴隨着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這些真金白銀不僅幫助我們緩解了資金焦慮,更爲我們企業繼續走科技創新之路、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強勁動力。”

相關政策機制還將進一步完善。《決定》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機制。”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從實踐看,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對相關領域“精準滴灌”,落實好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科技成果轉化稅收減免等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有利於企業持續推進研發創新和產業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