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陝西“碳水第一城”?論花樣多這裡贏麻了!

西府美食,低調的千年美味!

陝西,堪稱中國碳水花樣第一大省。臊子面、涼皮、肉夾饃、羊肉泡饃、油潑面……隨手一數,就能說出太多大名鼎鼎的名字。

一提起陝西小吃,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那些已經廣泛分佈於連鎖餐飲裡的“三秦套餐”:涼皮、肉夾饃、泡饃。殊不知,由於西安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至於很多人都忽略了一支在當地人眼中的陝西美食重要流派——西府美食。

寶雞的過年美味,蒸碗。 攝影/陳倉識火

當地流傳一句俗語,“陝西美食看關中,關中美食看西府”,而西府所在地正是如今的寶雞。中國版圖是一隻昂揚的雄雞,寶雞這名頭也當仁不讓——她古稱西歧、陳倉,地處“八百里秦川最西端”,更是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的發源地,開啓了農耕文明的先河。因此,西府絕不僅是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有着深厚歷史、文化與飲食積澱的地域。如今,寶雞被認爲是中國小吃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而悠久歷史與幾千年的小麥種植,更是讓這裡的碳水花樣成爲傲人的存在。

岐山臊子面、涼皮(擀麪皮)、鳳翔豆花泡饃 、西府扯麪……這幾樣陝西美食裡的低調“扛把子”,皆出自此。它們或技藝複雜高超,或調味生動豐富,但也因此,在外地往往難得一見。

寶雞人的血液裡流淌着油潑辣子

寶雞,依秦嶺、傍渭水,谷中平原的優越地理環境,爲她醞釀了豐富的自然物產。尤其是辣椒,它成爲了寶雞美食裡的神來之筆。

自辣椒傳入中國之後,經過數百年傳播和培育,辣椒紮根於關中八百里秦川,生長爲獨有品種——秦椒,當地人也稱之爲“線辣子”,它顏色鮮紅、體形纖長、肉厚油大,辣度低於其他辣椒品種,但香氣更甚。

寶雞日常:曬得滿滿的秦椒。 攝影/茄歡

將秦椒曬乾後,研磨成爲大片,也有人喜歡將辣椒磨成細粉;熱鍋起油,加入各種香料慢火熬香後,趁着油熱潑下去,“呲啦”一聲,勺起油落,熱油裹着辣椒麪,在鍋裡翻滾起來,瞬間風雲突變、氣象萬千,如此潑好的辣子紅彤彤,香而不辣,趁着油熱再加一點寶雞特有的岐山醋,就激發出了辣子的層次和香味。

很多地方都有油潑辣子,但多作爲調料使用,而在寶雞,油潑辣子可以成爲絕對的主角。剛出鍋的熱乎乎的暄軟饅頭和噴香的饃,夾着剛潑出來的熱辣子,撒一層薄鹽,讓人食慾沸騰;吃麪時辣子也是必備;近兩年,油潑辣子火鍋也流行了起來,涮好的羊肉蘸着一碗油潑辣子,羊肉的每一絲紋理都裹滿了辣椒,滿口都是肉香與油香的衝撞感。

饃夾辣子,寶雞一道菜。 攝影/陳倉識火

幾乎每位寶雞人從記事起就開始吃油潑辣子,每家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吃麪、夾饃、調涼菜,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這一口,沒有油潑辣子飯都吃不香了,誇張點說,寶雞人的血液裡可能都流淌着油潑辣子。

寶雞美食“扛把子”——麪皮

關中平原盛產小麥,從古至今,寶雞一直是我國糧食的重要產區。憑着低調豐富的物產和內涵,寶雞也將小麥製品發揮到極致,衍變出數百種麪食做法。

世人皆知涼皮,但寶雞人一定要堅稱麪皮,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撥亂反正”了,因爲涼皮這一口感獨特的小吃形態,其實與麪粉緊密相關。

涼拌麪皮,一定要裹上一層厚厚的油皮辣子。 圖/視覺中國

在寶雞,麪皮無處不在,早餐用麪皮夾上饃,午餐是麪皮和肉夾饃,晚餐稀飯就麪皮,它既可以是主食正餐,也可以當配菜小吃。麪皮種類也千變萬化,不管是最常見的蒸麪皮(涼皮),寶雞特有的擀麪皮,還是“變種”烙麪皮、熱乎乎的米麪皮以及醋粉等等,每一樣都有各自獨特的滋味。

寶雞人永遠的鄉愁:擀麪皮

擀麪皮,舊稱“御京粉”,在記載中可以追溯到唐代。它是寶雞本地特有的美食,因着製作工藝特殊,口感比普通麪皮(即涼皮)也要特別很多。擀麪皮是關中西府美食的代表,也是陝西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

寶雞岐山八畝溝是擀麪皮的發源地,岐山人制作擀麪皮的工藝相當複雜,一般麪皮是把洗去麪筋後的麪粉調成糊狀蒸熟即可。而擀麪皮多的這個“擀”字可不簡單——將洗好麪筋的麪糊發酵後,在鍋中慢慢熬煮熟化,在熱騰騰的狀態下將其擀開,再繼續蒸熟。開始製作擀麪皮的新手,如果擀得慢,麪糰會冷卻擀不開,擀得快則高溫燙手。

掛滿湯汁的擀麪皮。 攝影/茄歡

因製作工藝複雜,所以擀麪皮的口感完全不同於普通麪皮,它韌度高、有筋性。麪皮不如涼皮那麼光滑,要稍微皺巴一點,色澤也稍微泛黃,反倒更接近小麥本身的顏色,也因此更易掛上湯汁。拌好的擀麪皮吃起來涼香、酸辣可口,配上寶雞特有的油潑辣子,味道獨此一份。

雖然製作工藝大體相似,但每家味道擀麪皮卻又不盡相同,有的面皮薄而勁道、有的面皮厚而韌勁,除去麪皮本身的質地區別,更大的差異在於辣子,每家的油潑辣子都添加了秘而不宣的幾十種香料,與形狀不同的辣椒粉按照獨有比例搭配,每一口都是獨一無二的香辣。

寶雞人每天一碗擀麪皮,不止爲果腹,更爲了解嘴饞,拿起一綹麪皮往辣油裡面一蘸,再加入調料水拌勻,一碗麪皮就調製好了。油潑辣子層層疊疊掛在麪皮之間,一口下去,味蕾得到極大滿足。

饃夾擀麪皮,碳水炸彈。 攝影/陳倉識火

除了單獨吃,在饃夾一切的陝西,還有一種罕爲外地人知的吃法:擀麪皮夾饃。裹滿油潑辣子的擀麪皮,夾進熱氣騰騰剛烙出鍋的饃,湯汁會慢慢滲入餅皮,外酥內軟,滿口都是麥面自帶的複合香氣。

蒸麪皮(涼皮)、烙麪皮 、醋粉,怎麼都好吃!

平日裡常見的涼皮,在寶雞就叫做蒸麪皮。蒸麪皮口感更爲柔軟和光滑,每條皮子滑溜溜的,來不及細細咀嚼,就直接吸進肚子了。

烙麪皮則是與擀麪皮口感接近但又質地獨特的食物。烙麪皮是將洗完麪筋後的麪糊直接加熱烙好,與擀麪皮相比,烙麪皮更薄更乾爽,口感上沒那麼勁道,但是更入味。

炒麪皮,滋味獨特。 攝影/陳倉識火

醋粉是寶雞岐山縣獨有的美食。岐山特產酸烈的岐山醋,醋的加入,讓麪皮多了一絲靈動。醋粉調味與普通麪皮無異,但因粉皮中格外加入了岐山醋的醋糟,口感上便更加爽滑軟糯,還帶着淡淡的酸味,很是開胃。

走不出陝西的寶雞面,有多美味?作爲歷史悠久的小麥食用地,寶雞人對面的要求極高,不僅追求麪條本身的質地口感,哪怕只是簡單的辣椒、醋、鹽,調味比例都拿捏得當,絲毫不會單調寡淡。

西府麪食之光: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是西府美食的代表,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個字概括其特點。

麪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湯底以特有的岐山醋和秦椒調製而成,熗香甘冽、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寬湯即湯多面少,如此突出酸辣味。所謂煎、汪,即麪條要熱得燙嘴、油要多,才能體現特色。

一碗酸辣滾燙的岐山臊子面。 圖/視覺中國

燣(lán)臊子,則是寶雞地區對臊子肉製作的統一叫法,它兼具了煸、炒、煨、燉等技法,不用額外添加,臊子肉自身就呈現出色澤油亮的外觀,以及辣而不燥的獨特口感,這正是岐山臊子面的精髓所在。臊子面的配菜,通常是將豆腐、蘿蔔、土豆、木耳切丁炒熟,再將雞蛋攤成餅切成菱形小塊,一齊加入湯底。

岐山臊子面的每一口配菜都簡單美味 圖/圖蟲·創意

簡單一道湯麪,工序卻頗爲複雜繁瑣,寶雞人吃麪,可謂毫不含糊。

削筋、扯麪、油潑面,每一碗都美味!

在面上,寶雞人太有發言權,一口下去,麪粉品質、和麪水平,甚至麪條是否揉醒到位,老饕們都能通過舌尖分辨。手工面纔是面的精髓,每一口都能嚐出面本身的香味,機器面在寶雞的競爭力極低,掛麪都是應急時纔會吃的東西。

因製作過程和調味的不同,寶雞還有削筋、扯麪、鍘面等多種做法。削筋面是將和好的面切成寬窄均勻的長條,滾水下鍋,久煮不爛,撈在碗里根根分明、韌而不粘,筋道可口,比尋常面更有嚼勁。一般幹拌吃,嚼起來質地較硬,

鍘面,寶雞面裡非常美味的一種。 攝影/陳倉識火

扯麪也是陝西人最常吃的麪條之一,扯麪也叫褲帶面,顧名思義,麪條像褲帶一樣長而寬。扯麪講究三揉三醒,揉醒到位的面,易扯開而不斷,看似簡單的扯麪,卻相當考驗做面水平和“手感”。

扯好的面可幹拌、可澆酸湯、可用油潑,麪條浸滿湯汁,端上來顧不得其他,半吸半嚼,顧不上說話,呼嚕呼嚕一碗風捲殘雲。這才顧得上癱倒緩口氣,再喝一碗煮麪原湯,以消原食,方覺一餐完美,回味無窮!

豆花泡饃、羊雜燴餅、攪團……

寶雞美食還有多少驚喜?

因地處秦嶺,寶雞匯聚了南北方的味道,每個區縣也有其各自特色,這綜合構成了燦爛多元的“西府味道”。

西府豆花泡饃,“黑暗料理”的美妙滋味

鳳翔地區獨有的西府豆花泡饃,是用大鍋燒開豆漿後,加入質地厚硬的鍋盔饃片煮沸,直至饃片煮軟吸飽滿豆漿後鋪入碗底,蓋上大塊豆花,挖一勺油潑辣子,澆上鹹口豆漿,最後撒入香菜等調料。

西府豆花泡饃。 圖/視覺中國

饃片混合着淡淡的豆香和油潑辣子的焦香,兩種口感在口腔中交織碰撞,產生出奇妙的化學反應。外觀看似黑暗,吃起來卻比預想要清淡可口,簡單、純粹、濃郁,滿口回味。

“黏糊”派的好,寶雞人知道!

寶雞美食裡,攪團也極具代表性。這是一種玉米麪和蕎麥麪摻半,加入滾水攪拌煮成的食物。不管是冷吃、熱吃,每一種吃法都酸香美味。

熱吃俗稱“水圍城”,將熱騰騰黏糊糊的攪團舀一大勺到碗裡,再加入早已調好的酸辣湯汁,加少許綠菜即可上桌。溜邊一勺一勺舀着吃,一勺裡面既有攪團又有湯汁,湯底酸辣可口,攪團滑溜溜的還來不及嚼就嚥下肚了。

裹滿酸辣湯汁的“水圍城”。 攝影/茄歡

冷吃則是將攪團放入盤中,待其冷卻凝固後切成小塊,調上作料拌着吃,口感滑嫩Q彈,類似常見的涼粉,但質地比涼粉粗糲,因此也更爲入味。

羊雜燴饃,調和的西北之味

來西北總少不了一口牛羊肉,愛吃碳水的陝西人發明了泡饃的吃法,在調和各地風味上,這道羊雜燴饃是典型代表,它融合了關中與中原的風味。羊雜湯中的餅絲比普通饃更耐煮耐嚼,羊雜的風味也更爲濃烈,大開大合,口感鹹香,最後一勺羊油辣椒,是點睛之筆。

羊湯餄餎,調和之味。 攝影/陳倉識火

寶雞美食,在西府地區悄悄伴隨了人們了幾千年,它自秦漢而生,在鄉間農戶裡成長變遷,滿含深厚的底蘊,卻如此平易近人,潤物無聲地撫慰着一代又一代寶雞人的胃腸和心靈。

文 | 茄歡文字編輯|小球藻

圖片編輯|小球藻

封圖|視覺中國

頭圖|圖蟲·創意攝影/陳倉識火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