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電央企前三季度淨賺290億,業績爲何表現分化
當前,除了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旗下中國電力(02380.HK)在港股上市未披露季報外,其他四大發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唐發電(601991.SH)、國電電力(600795.SH)、華電國際(600027.SH)、華能國際(600011.SH)均已披露完成前三季度業績。
上述四家發電央企共賺291.9億元,但淨利潤同比有漲有跌。
大唐發電是唯一一家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雙增長的企業。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56.22%,達44.29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4%,達909.86億元。
關於前三季度業績增長,大唐發電稱其通過開展燃料保供控價,搶發效益電量。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需求同比增長以及水電區域來水較去年同期偏多,大唐發電的火電、水電、新能源等板塊上網電量均同比增長,同時公司燃料價格卻同比下降,帶動公司整體利潤同比增加。
華電國際、華能國際亦強調了燃料成本下降對業績的積極影響。華能國際是四家上市公司中唯一營收、淨利雙下滑的企業。不過,公司淨利潤下滑主要由於歸屬少數股東和類REITs持有人的損益同比增長。華能國際前三季度合併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1.93億元。其中包含華能國際濟寧電廠7.27億元和華能吉林發電有限公司農安生物質發電廠4.09億元的減值損失。
剔除減值影響,華能國際各發電板塊前三季度利潤均顯著增長。其中,公司水電、燃煤板塊利潤分別同比大增277.81%、91.16%,帶動公司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近7%。公司稱主要因境內業務單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和電量同比增長。
華能國際總經理黃曆新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公司發揮長協保供控價作用,靈活調整供應結構,前三季度公司境內電廠單位燃料成本爲303.47元/兆瓦時,同比下降8.74%。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華能國際外,其他三家公司前三季度均出現增利不增收或營收增幅不及淨利的情況,電價同比下滑是主要原因。根據公告,前三季度,四家公司平均上網電價在438元-510元/兆瓦時區間,同比降幅在1.46%-3.98%。其中,市場化交易電量佔公司上網電量比重越大的公司平均上網電價越低。
不止上述四大發電央企,大型煤電央企中國神華(601088.SH)亦面臨同樣問題。在被問及公司發電業務利潤爲何比上年同期少近6億元時,公司表示,主要是平均售電價格下降,原因是隨着全國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新能源入市比例大幅提高,且今年水電、新能源出力較好,部分省份交易電價出現同比下降。
華能國際管理層也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新能源入市比例的增長,會使公司明年的電力交易價格面臨下行壓力,若再結合利用小時數和容量電價政策,很難預計明年長協電價的交易水平。
面對新能源激進發展、電力市場變化的風險,華能國際管理層表示,公司針對當前變化較快的新能源市場,按季度設計了關於投資決策、電價預測等實時調節機制,保證新能源投資的科學性;煤電業務上,將進一步優化效益較好的煤電廠址發展,保證其在電力系統中提供更多靈活調節能力,更好支撐重點區域負荷中心的電力需求。
值班編輯: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