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環評案 環委投票決定正反兩案並陳送大會
臺電規劃在基隆外木山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提出「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劃」,環境部17日召開第六次環評初審會議,反對四接民衆認爲因有委員不克出席應延後再審,加上許多問題未釐清,因此不願讓環評進入閉門會議環節,審查因此進入停頓,最後環委決定首次透過投票方式,決定本案送環評大會討論。(趙雙傑攝)
臺電規劃在基隆外木山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提出「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劃」,環境部17日召開第六次環評初審會議,反對四接民衆認爲因有委員不克出席應延後再審,加上許多問題未釐清,因此不願讓環評進入閉門會議環節,審查因此進入停頓,最後環委決定首次透過投票方式,決定本案送環評大會討論。(趙雙傑攝)
臺電2018年提出基隆市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欲以燃氣機組取代燃油機組,並在一旁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2018年送入環評初審至今已經6年,環境部17日舉辦第6次初審會議,經歷環團多次發言打斷、近9小時討論,有環委建議投票方式決定本次會議結論,最後參與投票的10名學者環評委員中有9位贊成環評通過及建議不同意開發2案並陳大會討論。
爲了擴大四接案參與,環境部長彭啓明上任後邀請正、反方各推派3位學者專家作爲外部委員參與審查,並罕見地舉辦全天的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長謝國樑、臺電董事長曾文生更親自出席坐鎮。
但因高達55位民衆現場發言,加上環團多次要求臺電就操船、國防安全等問題迴應,延後外部委員討論海洋生態、操船安全及港埠營運議題時間,主席、環境部次長葉俊宏直至下午約5時45分才宣佈進入閉門會議。
然環團卻不滿指出,反方推派外部委員陳昭倫因故缺席,無法參與現場討論,要求擇日討論海洋生態議題,更多次強調臺電依然未完整迴應他們的疑問,不該直接進入閉門會議環節,若要繼續,堅持不離席,至少他們有權利親眼看着基隆港市生死是如何被決定。
環委邱祈榮則激動地說,大家都很重視上述3議題,相關討論已從早上9點半到下午,他真的卑微希望環團給予尊重;環委吳義林則多次提議開放環團再論述一次臺電未答覆的問題,但因均遭環團拒絕,建議本次會議結論由委員投票決定。
葉俊宏裁示委員從「繼續召開初審會議」、「建議環評通過及建議不同意開發2案並陳大會討論」投票,最終10位環委中9位贊成環評通過及建議不同意開發2案並陳大會討論。
環境部長彭啓明則強調,環境部、政府機關代表委員未參與投票,結論均由專家學者委員做成,代表這是專業審查,他的職責就是讓審查的裁判桌公平、公正,無法決定四接案要過不過,更沒有任何人下指導棋,賴清德總統、行政院也沒有溝通過該案。
環境部主任秘書蔡孟裕表示,臺電4月30日前依專案小組意見補充後,將擇期於環評大會再審查,屆時審查結果爲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認定不應開發或退回小組補正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