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HK》臺灣毋需追隨美國塑造的二元對立秩序(陳國祥)
(示意圖/達志影像)
俄烏戰爭結局尚未分曉,但天下二分之說已經甚囂塵上,美國極力促其加速形成。在美國主導下,歐洲同仇敵慨,對俄羅斯採取敵對立場,寧可犧牲經濟利益,也要表現制俄的志氣;不僅凍結瀕臨完工的北溪二號天然氣工程,拒絕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盧布結算令」,甚至拒絕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寧可高價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這雖然是不得不然的權宜之計,但發心徹底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確是符合美國促使國際新秩序邁向二元對立結構的戰略。然而,站在臺灣生存發展大計上看,追隨美國塑造的二元對立秩序,卻未必是最佳選擇。
未來全球的能源版圖可能朝二元化發展,包括中東在內的亞非板塊,以及跨大西洋的美歐板塊。在美國推動下,天下二分的形勢絕不僅體現在資源領域,整個經貿市場都被引導到這個方向,一邊是中國主導發展的RCEP,一邊是美國正在推動建構的「印太經濟架構」。
科技領域更是在劃分楚河漢界中,一邊是西方暫執牛耳的半導體、生物科技及綠色科技,另一邊是中國彎道轉彎超前的5G、AI及新國際太空戰各擅勝場。金融領域也在分岔中,一邊是美元霸權以及美國掌控的SWIFT;另一邊是開始挑戰美國金融霸權的「去美元化」行動,中、俄、伊朗、印度及少數中東國家參與其事。在全球基建領域,美國對於中國主導並已領先的一帶一路及亞投行,雖然望塵莫及,卻也想急起直追。在價值觀和體制領域,美國更倡言民主與專制的對抗,希望天下二元分化,結合傳統夥伴遏制中國與俄羅斯等國。
全球化的盛宴已經進入尾聲,美國不讓中國繼續佔盡便宜,也要把處於邊緣地帶的俄羅斯踢出去。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重塑工程朝天下一分爲二的「半球化」時代邁進。在所謂冷戰時期,開始時就是「半球化」時代,以美、歐爲核心的市場經濟陣營對上以蘇、中爲核心的計劃經濟陣營,兩者涇渭分明。
美國和中國當時沉醉在合跳全球化探戈的舞蹈中,但2008年金融海嘯突如其來,美國爲首的的G7已無力應對危機,中國對全球經貿的「維穩」能量大放異彩,乃有其與新興國家撐起半邊天的G20冒出,與G7「共治天下」,美國號令天下的全球化時代發生波折。
2017年川普上臺後爲了遏制與排斥中國,採取諸多逆全球化對抗行動,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產業戰、科技戰等,全球化雖未止歇,但逐漸分岔,部分供應鏈與投資趨於二元化結構發展。這回俄烏戰爭又給美國拆分世界的良機,中國被俄羅斯硬生生捆綁在一起,意圖將全球化扭向半球化。美國與中國世紀全球大博弈的路徑鮮明呈現。美中兩強從全球化初期的合作關係,在轉入競合關係不久之後,又轉換成爲競爭多於合作的局面,競爭關係甚至注入愈來愈多的對抗色彩。這是美國的戰略選擇,中國雅不願意,也只能奉陪接招。
這次俄烏戰爭體現了美國的外交與軍事能力已不足以維繫世界秩序,美國的鞭子變短了,卻還想揮鞭策馬,三十年來帶領北約東擴,讓俄羅斯看到安全受威脅,反戈一擊,摧殘了烏克蘭。美國爲了重振聲威,趕緊把握時機,分化了世界,整合了傳統盟邦,不僅將中國跟俄羅斯綁架在一起,也綁架了歐洲。美國舞劍,短期意在俄羅斯,長期則指向中國,而且將安全與經貿綁在一起。
美國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一個亞洲版的北約來壓制中國,以意識形態劃分敵友,積極重塑兩極化的世界新版圖,建立一個以美國爲中心的一極,對抗一個以中國爲中心的另一極,俄羅斯現在跟中國被綁架在一起,更是將兩極化向前推進了一步。在劃界之後,進一步就是對內整合、對外脫鉤。整合涉及各方面,而以經貿爲新的黏合劑;至於脫鉤,最重要的是高科技脫鉤,經貿、投資、金融與科技人才各方面的脫鉤同樣不遺餘力。然而,結果必將不如美國所願,畢竟中國經貿已與美歐日韓等自由資本主義國家高度融合,硬要切割將違背比較利益法則,即使美國政府硬要蠻幹,各國相關企業的配合度也大成問題。
臺灣在安全上或許不得不納入美國陣營,但在經貿上卻應有獨立性立場,而不是美國馬首是瞻,硬將自身利益屈從於美中戰略對抗,爲美國效力而犧牲自身的主體性立場。比如,民進黨政府全然迎合美國政府的要求,促使臺積電到美國投資,但正如創辦人張忠謀所說,生產成本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工程師與作業員的聘僱也大有問題。明智的做法應是某種程度的政經分離,經貿不必然陷入二元對立結構中。(作者爲臺灣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