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格魯肽療效被大幅超越,減重藥競爭進入“深水區”,價格戰還遠嗎
12月4日夜間,禮來放出“重磅炸彈”,稱在一項頭對頭的三期臨牀研究中,其GIP/GLP-1雙受體激動劑替爾泊肽的減重效果大幅超越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這一消息推動禮來當天股價收盤大漲超過2%,市值逼近7900億美元。
GLP-1藥物在過去一年裡成爲多家巨頭藥企爭相佈局的熱門賽道。巴克萊銀行預計,到2030年,全球減重藥物市場規模有望增至1500億美元。
兩家巨頭減重藥在中國邁入商業化
今年7月,替爾泊肽減重適應症(商品名:穆峰達)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這是繼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之後,第二款在國內獲批的GLP-1類減重藥。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替爾泊肽將於本月在中國市場正式商業化上市。
禮來最新一項針對超過700名受試者的臨牀試驗數據顯示,在使用替爾泊肽72周後,未合併糖尿病的肥胖或超重患者平均減重20.2%,而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使用72周後,患者平均減重13.7%。這表明替爾泊肽的減重效果要比司美格魯肽高出近50%。
在減重藥領域,諾和諾德與禮來是目前的主要領跑者。今年第二季度,禮來替爾泊肽減重藥銷量首次突破10億美元,該公司預計,今年替爾泊肽用於減重及糖尿病兩種適應症的藥物總銷售額將達到150億美元。
上個月,司美格魯肽減重藥適應症(商品名:諾和盈)已經在中國正式商業化上市。隨着替爾泊肽在國內進入商業化,兩家公司將在中國市場展開激烈爭奪。
中國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市場,也是製藥廠商展開激烈競爭的重要陣地。目前,中國約有1.8億成年人患有肥胖症,且患病率持續攀升。有研究預測,中國與肥胖相關的治療費用佔中國醫療衛生支出比重將大幅上升,到2030年有望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
根據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預測,2030年我國GLP-1類藥物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
相較於過去通過超聲刀等手術器械或者胃內球囊器械等有創的減重方式而言,藥物療法更能被人接受。GLP-1類藥物通過調節食慾來減少食物攝入、降低體重和減少脂肪量。
競爭進入“深水區”
隨着GLP-1減重藥競爭進入“深水區”,禮來與諾和諾德兩家公司也在積極開發新型減重藥以保持競爭優勢。諾和諾德正在進行一種由司美格魯肽和胰澱素類似物卡格列肽(Cagrilintide)組成的新型複方合劑CagriSema試驗。該藥物的後期試驗結果預計將於本月公佈,諾和諾德此前預計,該藥物可減重達25%。
企業爲新型減重藥療效設定的高標準也提升了投資人的預期。上個月,安進公司公佈的一項臨牀數據顯示,該公司研發的一款每月注射的GLP-1類藥物MariTide,在中期試驗中幫助超重或肥胖患者減重約20%。但安進股價仍然遭遇暴跌。
一位投資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安進減重藥的數據未達到投資人的預期,因爲禮來和諾和諾德正在研發的新型減重藥的減重療效預計會超過20%。
製藥巨頭不僅在藥物療效方面進行比拼,也在製劑類型、適應症、用藥頻率、減少副作用等方面持續突破。禮來的一項每日服用的口服減重藥的三期臨牀試驗數據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公佈。安進公司則表示,未來還計劃研究每季注射的減重藥。但與每週注射的藥物相比,安進公司的藥物副作用略多。
在除了降糖與減重以外的新適應症方面,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目前是唯一一款被證明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風險的減重藥,並於今年3月獲美國FDA批准心血管病適應症,這使其具有優勢。心血管疾病是減重藥的一個重要適應症,有望大幅擴大受益患者人羣,並有可能獲得包括中國在內的重要市場的醫保準入,從而改變整個疾病的治療格局,將銷售規模提升至一個新的量級。
禮來的替爾泊肽也有望於明年成爲全球首個獲得用於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適應症批准的GLP-1類藥物。
國產仿製藥要來了
目前,多家制藥巨頭都投入到減重藥物的開發,希望在1500億美元的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去年,阿斯利康同意支付20億美元,從中國生物製藥公司誠益生物獲得開發和商業化一款GLP-1藥物的全球獨家權利,該藥物用於治療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代謝疾病。誠益生物近期公佈了積極的臨牀數據,並獲得阿斯利康6000萬美元里程碑付款。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上個月的一項分析報告,全球有90多家藥企正在研發減重藥物,至少有120種藥物處於臨牀開發階段,其中約30%爲中資藥企,佔研發管線資產(處於I期或更晚階段)的25%左右,絕大多數是基於GLP-1治療方案。其中,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GLP-1/胰高血糖素)、恆瑞醫藥的HRS9531(GLP-1/GIP)和甘李藥業的GZR18(GLP-1)是中國注射用GLP-1研發管線中較具優勢的產品。
彭博行業研究預計,瑪仕度肽有望在2025年獲得中國批准,但恆瑞的HRS9531和甘李藥業的GZR18不太可能在2028年之前上市。
另一方面,隨着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核心分子專利將於2026年在中國到期,更多國產仿製藥的出現也有望成爲提供“平替”,並大幅降低此類藥物的價格。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麗珠集團控股附屬公司新北江製藥、杭州九源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石藥集團等在內的中國藥企參與了司美格魯肽仿製藥的研發或遞交了仿製藥的上市申請。根據高盛此前發佈的一項預測報告,仿製藥的上市可能導致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的價格下降約25%。
儘管諾和諾德和禮來減重藥的官方掛網價格尚未公佈,但根據網上渠道價格,一個月的治療費用約爲1400元,目前採取患者全自費,未被納入醫保,而就減重適應症來看,短期被納入醫保的可能性並不大。
有專家認爲,隨着一些GLP-1類藥物新適應症的獲批,部分適應症可能會被納入醫保,這也意味着價格會出現下降。以此前被納入醫保的司美格魯肽糖尿病療法(商品名:諾和泰)的價格來看,一個月的治療費用不到800元人民幣(3毫升劑量),要顯著低於該藥物減重版本的價格。
與此同時,禮來與諾和諾德兩家公司都在積極提升GLP-1藥物的產能,這也令該藥物未來的供需關係趨於平衡。今年10月,禮來中國宣佈將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用於其蘇州工廠的產能升級,用於擴大2型糖尿病和減重創新藥物的生產規模。隨着產能的提升,藥物的價格也將回落到更爲合理的水平。
“創新藥物在上市之初的價格都會相對較高,因爲原研企業有較大的定價權。但隨着更多參與者進入市場,經過充分的競爭後,一定會帶動價格的下調,這是市場的規律。”一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