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收容所動物福利難查 專家:應重新檢討零安樂
彭仁隆指出,零安樂死除了讓被收容動物的福利被影響外,也讓野生動物被遊蕩犬貓攻擊的事件逐年增加。(本報系資料照)
我國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於2017年2月上路,但收容所卻面臨承擔過量貓狗的窘境,專家指出,相較於被監督的公立收容所,私人收容所的動物福利難以掌握,零安樂死是民意壓迫而非根據科學制定的政策,應被重新檢討。
立法委員賴惠員今(11)日與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共同召開「政府如何促進寵物之動物福利保障」公聽會,針對今年4月剛成立的寵物管理科未來目標,以及新聞常見的人犬衝突、收容所爆滿等問題進行探討。
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助理研究員彭仁隆表示,針對私人動物收容所的動物福利,以及財務不透明的問題,常常有團體利用犬貓募款,但這些動物的福利有因此變好嗎?私人收容所這些問題都需要被監督和調查。
彭仁隆指出,零安樂死除了讓被收容動物的福利被影響外,也讓野生動物被遊蕩犬貓攻擊的事件逐年增加,上個月動物園的長臂猿園區才被遊蕩犬入侵,好幾只山羌被咬死,不是動物園沒做好管理,而是現代化的動物園在設計上會更符合動物原生的自然景觀,零安樂死應該重新檢討,只有不文明的國家纔會繼續零安樂。
彭仁隆說,民意代表需要民衆的選票,而民衆的愛心需要有出口,但不代表不文明的事應一再發生,現在很多政策被民意施壓成政治議題,重啓安樂死是科學政策,這需要立委的魄力來支持,而不是被民意左右。
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吳宗憲教授表示,動保議題一直是道德的問題,但長期下來容易把口號喊得高,但實際資源卻不夠,盼望立法院及農委會能在動物保護上爭取更多資源,執政黨不能老是開記者會畫個大餅,這根本說不過去。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長鄭祝菁表示,私人收容所法制化的問題已經開始進行相關修法研討,2017年零撲殺制度上路後,已有訂定一致性的人道處理評估標準,但因爲第一線人員承受外部非常大的輿論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不斷地降低人道管理作爲,而非不做。